![语文教案[必备10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10231.jpg)
语文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⒉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听配乐朗诵。
三、读讲课文,品味华山的高。
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体出示图一,指导看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句式说图意,课文是怎样写的?
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叙事方法。
⑷练说:你能用“什么时间, 谁跟谁去干什么”说句话吗?
⑸齐读第一自然段。
⒉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读这两节课文。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②设疑: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③指导朗读.
④此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相机出示句二、句三:啊!华山真高哇!竞读齐读
⑤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相机出示句四、句五。
a 指名读句子。
b 质疑问难。(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理解)
c 设疑:从这两句话,你品味出华山的什么特点?
d 齐读句子。
⑥谈话:相机出示句六。点拨:“情不自禁”
⑦学习古诗:
a 指名读。
b 小组学习: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请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划出。( 师巡视)
c 指名读句子,点评。
d 质疑问难:
e 诗文分组对照对应朗读。
f 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义。
g 竞读古诗。(评价)
⑶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点评),表演读。
②延伸:这首诗好在哪?这孩子是谁?当时几岁?
⒊齐读第四自然段。相机进行思想教育
三、课中休息。
四、齐读全文。看板书、.总结课文。
五、课中巩固
⒈竞背古诗。
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⑵收集有关华山的资料。
⒊指导书写生字:沿、顶、除
附板书:
22 咏华山
白云低
红日近
高 除了……都……
艰难地爬登
语文教案 篇2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口语交际:
一、 披文入境 理解生命
1.激情导入: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
2.提问:你怎样看待生命?
二、 唤起记忆 感悟生命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提示本课的一些话题:
(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3)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学生可以参考资料中的某一方面来谈,也可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另选角度来谈。)
4.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谈生命
1.你们想说些什么?想怎么说?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
2.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3.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没听明白的可以提问,语言说清楚。
4.评一评,谁说得最好?说说你们的理由。
5.你们从他们的发言中得到了那些感受启发呢?
四、深化生命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2. 学生齐读,深化对生命的看法。
习作
一、谈话激情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的哪些内容、观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把这些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是一篇佳作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尽情地抒写我们的情怀吧。
二、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3.结合本组课文,探究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梳理,归纳得出:这些课文都是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用上这一表达方法。
三、试写初稿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修改定稿
完成初稿后,请学生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赏评佳作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此处隐藏7705个字……
(1)除了我们掌握的会认字之外,还有7个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请大声读出来。
(2)小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能按结构给他们分分类。
(3)了解了字的结构,同学们一定会把字写得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带有新偏旁的“或”字。
(4)请你认真看,它的新偏旁叫:戈字边。跟老师说一次
(5)教或字的书写
①请仔细观察老师“或”字的书写。
②请同学们在认真地看大屏幕写一次。用心去记。
③谁认真看了,老师来考考大家。最后一笔是?
④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描一个或字,再田字格中写一个或字,一定要注意字的笔顺及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其他的生字我们下堂课再认真学习。生字朋友回到了课文中,看看,你们还能认识吗?
1、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个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小组同学分工再读课文。
明确:一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用你读懂的考考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2、 引导学生提问,相互答疑。
补充: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四、知道朗读,边读边悟。
1、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
学生回答预想一:小牛要找朋友,因为小牛很孤单。
语文教案 篇9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全写四个字,认识偏旁方法,学会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点:
通过感悟重点词句、体会母女间的亲情
三、课前准备:
课件及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一谈:你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爱。
3、读课题,大胆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生字的字形,并给生字找朋友。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母女间的亲情。
1、小组合作,读一读,整理出重点的疑问。
2、展示疑难问题:
(1)妈妈为什么忘了自己的'生日,而把孩子的生日记得那么牢?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什么呢?
(3)妈妈的小云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感?
3、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观察图画,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2)课件展示图画,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
(3)理解第二次对话。
(4)边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感悟小云孝敬父母之情。
5、继说:想象故事的结尾。
6、播放乐曲,分角色配乐朗读。
四、扩展训练,活跃思维
1、夸一夸妈妈和小云。
2、读一读,悟一悟古诗《游子呤》。
3、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4、动手制作一件礼物给家长,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强化知识。
1、分角色朗读。
2、指导学生边背诵、边表演。
3、举行朗读课文擂台赛。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1、做摘苹果的游戏,学习生字。
2、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3、小组合作探究:用你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1)交流:巾布,方放,能熊,视礼,饭饱,用比较法识记偏旁饣、方。
(2)猜谜语法:编字谜,新旧字联系。
(3)拆字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
4、反馈学习情况,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加以评价。
5、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做猜谜语的游戏。
7、学习写字。
(1)学生观察雨、两两年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所得。
(3)学生练习写字。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并评议。
三、扩展活动,活跃思维。
1、比一比,谁记的生字多。
2、做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认识。
3、猜谜语游戏。师生出谜语,让学生用不同形式说出词语的意思。
4、以我爱为题,说一段说。
语文教案 篇10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 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思秋 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 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 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 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