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7-20 10:13:05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生动形象地故事情境中,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2、了解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找朋友音乐。

2、毛绒玩具小熊(系红领结)一个、图片。

3、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玩一个变脸的游戏。听到老师说什么表情的时候,小朋友就把这个表情表演出来,看谁反应又快,演的又好。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他长得怎么样?可这只漂亮的小熊每天孤零零,谁也不跟他玩,这是为什么呢?猜猜看!

大家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听听有关这只小熊的故事!

二、观看图片

1、欣赏故事第一段:孤零零的小熊。(从开头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提问:

(1)小熊找了哪些朋友?有几个?他们和小熊玩了吗?为什么?

(2)大家都不跟他玩,小熊这时的心情会怎样?

2、欣赏故事第二段:小熊去找河马。(从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至你照着镜子瞧瞧)提问:

(1)小熊伤心极了,他又会去找谁呢?

(2)小熊问大河马,大河马是怎么回答的?

3、欣赏故事第三段:小熊笑了。

小熊最后笑了吗?接着往下听(从小熊心里想至故事结尾)提问:

(1)小熊一笑,动物们都怎么了?

(2)大家喜欢怎样的小熊?

小结: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的圆鼻子,也不是它脖子上的红领结,而是好看的微笑。

三、观看照片、体验微笑带来的.欢乐情绪今天老师还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朋友呢!大家看她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再来看这一张照片,脸上的表情怎么样?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小结:原来大家都喜欢开心的朋友,不喜欢板着脸的小朋友,"板着脸"可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啊!看,我们小一班的老师和小朋友笑得多开心呀!

小朋友笑的时候真漂亮!微笑不仅能使别人喜欢我们,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如果经常微笑,我们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漂亮!

四、游戏:找朋友小熊脸上笑咪咪的,小动物都喜欢这位爱笑的朋友。小朋友,你们喜欢他吗?听!音乐响了,我们带上微笑和小熊一起来找朋友吧!

给小朋友和小熊拍照留念。

附:故事《孤独的小熊》

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脖子上系着红领结,帅极了。他每天都仰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容。

妈妈问他:"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应该别人对我笑,我才不去对别人笑呢。""哎——"小熊妈妈叹了一口气。

小熊去找小鸡。一看到板着脸的小熊,小鸡吓跑了。

小熊去找小白兔。一看到从来不对人笑得小熊,小白兔躲起来了。

小熊每天都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我是漂亮的小熊,为什么谁都不跟我玩呀?"大河马说:"你得对别人笑,因为大家喜欢和开心的朋友一起玩。"小熊说:"我从来没笑过,不知道怎样笑。"大河马说:"你心里想着笑,就会笑了。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小熊心里想:"只要笑一笑,就会有朋友和我一起玩。"小熊一边想,一边对着镜子瞧自己。呀,小熊的眉毛弯弯,嘴角咧开,它笑起来了。

哦。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会这么好看,心里一乐,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大河马看到从来不会笑的小熊哈哈地大笑,也了得哈哈哈地笑起来。

动物们看到小熊不再板着脸,在哪里哈哈笑,都过来一起乐,一起笑。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好开心。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活动反思:

总结了一下,发现这次的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前未与指导老师做好沟通工作,不知道没挂画,导致临时找了一个小兔子代替小熊,一来要把故事中的“小熊”全部换成“小兔”,加大了授课难度,二来(快思也造成了更大的心理负担。

2、授课过程中仍然缺乏应急能力,不知道当小朋友故意捣乱的时候该如何应对,例如:当我提出问题“你喜欢笑嘻嘻的小兔还是板着脸的小兔”时,班中一位名叫嘉嘉的小朋友就非要说“喜欢板着脸的小兔”,而我,就完全不知所措了。汗颜啊。

3、还是不够放得开,还是紧张,无法将自己完全融入进去。适应啊适应......

4、常规、秩序还是没有控制好,未掌握处理事情的技巧。例如:课中小朋友们和小兔子握手,要强调有秩序的、一个个排队上去握手,可是在我说出“那,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和小兔兔握手”,小朋友们蠢蠢欲动的时候,我就乱了神,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要如何做到有秩序。这时的我没动脑筋,而是选择了走一步算一步的下去。需要提高啊需要提高。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遇事不哭。

2、引导幼儿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不同的事件,学习用不同的语句及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视听讲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导幼儿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理解故事的内容。

师:巧虎小的时候总爱哭,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使幼儿知道观看视频故事的重点,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教育幼儿有事好好说,不哭。

1、请幼儿观看视频。

(巧虎的小汽车到了椅子底下,拿不到)

(1)提问:巧虎为什么哭?它遇到了什么事情?

(2)提问:巧虎该怎么办呢?(请幼儿讨论后说一说)

(3)观看巧虎的第一种做法——哭,请幼儿说说这样好不好。

一起看视频,并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回答问题。

说出自己认为的原因。 通过分步观看巧虎视频,使幼儿懂得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只知道哭,要好好说,好好想办法解决。

(4)我们怎样帮助巧虎?

2、观看视频后半段。

(巧虎好好说话,请妈 妈帮助)。

观看后提问:巧虎这一次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好不好?

3、小结:遇事好好说,不哭。

从对比较来说说正确的做法 ……此处隐藏1245个字……裁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儿拿取。一般纸宽10厘米,纸长13厘米左右,并教会幼儿使用方法。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引发快乐想象。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大书:《谁来陪我洗澡》。

2、动物图像若干、动物贴纸。

3、一张画好浴缸的全开海报纸。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快乐的想象:“谁陪小琪洗澡?”

1、出示大书,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师:“好大一本书啊,里面藏着什么故事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教师翻开故事大书并给幼儿讲故事。师:“翻开封面,我们一页一页地来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引发快乐想象。

师:“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呀?”

师:“小琪还会请什么动物来陪她洗澡呢?”幼儿回答,教师将幼儿的答案画在黑板上。

二、记录、分享快乐想象:“谁来陪我洗澡?”

1、分享快乐想象。

师:要是我们小朋友也有魔法泡泡,你希望谁来陪你洗澡呢?

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说一说。指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回答出的动物图像身上标好幼儿名字)

2、总结交流。

师:“哇,这么多动物都来陪我们小朋友洗澡,看看都有谁啊!”逐一出示动物图像,引导幼儿一起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3、进行操作活动,表达快乐的想象。

展示画有浴缸的海报,发给每组适量的动物贴纸,请幼儿找出自己所希望的、陪自己洗澡的动物,并自己动手贴到浴缸四周,一起完成“谁来陪我洗澡”的`海报(动物贴纸预先要多准备一点)。

附故事:

有一天,小琪在路上捡到一瓶咕噜咕噜冒着泡泡的瓶子,上面写着“神气泡泡水”。

小琪心里想:泡泡水有什么神奇的呢?难道会吹出大绵羊吗?她试着吹了一下,哇!真的吹出了一只大绵羊。洗澡的时候,小琪偷偷地把泡泡水带进浴室里。她先吹了好多只小鸭鸭陪她洗澡,又吹了两只小企鹅。真好玩啊!吃饭的时候,小琪想:明天换谁来陪我洗澡呢?是鳄鱼、河马,还是章鱼呢?睡觉的时候她还在想:明天到底要换谁来陪我洗澡呢?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充满兴趣的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和朋友间的友好。

2.能听懂儿歌内容,乐于跟读儿歌,愿意在多样化的游戏中表现儿歌。

3.尝试仿编儿歌,积极愉快地与同伴一起玩见面打招呼的'游戏。

活动重点

欣赏、理解、表现儿歌。

活动难点

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认识一些常见动物。

2.教学课件《小小鸟》;师幼人手两只小鸟手偶。

活动过程

1.找找说说,导入活动。

(1).幼儿找找:找个朋友,跟音乐试试找朋友的游戏。

(2).提问:你刚才和朋友见面是怎样打招呼玩游戏的?

(3).边小结边出示小鸟手偶:小小鸟见面会怎么样打招呼玩游戏呢?

2.听听看看,欣赏、理解儿歌。

(1).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提问:两只小鸟见面是怎样打招呼玩游戏的?它们做了什么?

(3).结合教学课件,引导幼儿梳理儿歌内容。

3.说说玩玩,学习跟读儿歌。

(1).请幼儿将手变成小小鸟,边游戏边跟读儿歌。

(2).请幼儿戴上指偶"小小鸟",边玩游戏边跟读儿歌。

(3).请幼儿将自己变成小小鸟,边玩游戏边跟读儿歌。

4.想想说说,访编儿歌。

(1).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动物特点,仿编儿歌。

(2).师幼边仿编儿歌一起游戏。

5.在《小小鸟》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2、愿意做小剧院的志愿者,为大家服务,安排座位。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把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小舞台,观众席上备10张小椅子(分成两横排,每排5把椅子,前排椅子上贴上红色标记,后排椅子上贴上蓝色标记)。

2、戏票10张(其中红点卡1--5当做红票,蓝点卡1--5当做蓝票)。

3、志愿者胸牌5~6个;演出头饰及服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师:六一节快到了,怎么样才能把我们学会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呢?(建议幼儿开小剧院)

二、介绍小剧院,讨论参加游戏的规则及角色职责。

1、认识戏票,了解戏票与座位的关系。告诉幼儿观看演出时必须对号入座,不同颜色的戏票分别对应不同的座位。

提问:红色戏票坐第几排?蓝色戏票坐第几排?

2、学习按照序数找相应的位置。这里有5张红色的戏票,有的上面有一个点,有的上面有两个点、、、、、、有一个点的应该坐哪个位置?学说"第一排第一个座位,第一排第二个座位、、、、、、"一直到第一排第五个座位。蓝色戏票方法同上。

3、讨论:小剧院需要几个志愿者?(建议每次5--6人)出示工作牌,请出几名志愿者。

三、玩小剧院游戏。

1、老师把戏票交给志愿者,鼓励他们把票卖给观众,然后带着观众到剧院并帮助他们找到座位。如果观众自己能够找到座位,志愿者就负责检查核对观众手上的戏票是否与座位吻合。其余幼儿做演员在舞台上演出。

2、进行角色交换,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请小朋友看演出的情景导入活动,并出示了演出票,让幼儿观察几张票有什么不同(颜色和点子),然后仔细讲解游戏的要求,让幼儿明白要根据演出票上的.点子找位子,红色票坐在红色椅子上,蓝色票坐在蓝色椅子上。第一次游戏,在我的提示下一个一个幼儿入座,每个小朋友都找对了座位,并且请他们说了说为什么坐在这里,手中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几个点子的票。第二次游戏,完全让幼儿自己参与,拿到票后大家一起找座位,于是问题出现了,有个别幼儿坐了别人的位子,有的幼儿明明知道别人坐错了也不去纠正,找了个空的就坐了下来。在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提示下才换回了位子。由于班中幼儿很多,在活动中进行了调整,多加了两排椅子,多了绿色票和黄色票,请全班幼儿一起找位子,大家核实了自己的票,找对了位子后,一起面对着电视机看了一场表演(VCD)。活动的最后幼儿进行操作了《幼儿画册》中的练习,让幼儿找一找小熊和它的朋友们应该做哪一张位置,来巩固复习了今天所学的内容。今天的整个活动过程,气氛非常好,因为我利用了情景教学,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游戏的快乐。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