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5-04-24 11:24:10
关于猫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关于猫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猫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5.背诵课文第4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是重点;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是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散文。

2.揭题:猫(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分段:第一段:1、2、3节,第二段:第4节

三、落实训练目标

(一)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

师述:这句话在第一段中是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出示比较: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捉摸。

读出句子语气。

3.第一段抓住描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

完成书上题1/(2)

交流出示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1)复习四年级学过的摘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完成填空1/3)

5.朗读第一段。

(二)强化训练目标

1.自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第二段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分总)

2.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改板书)

3.齐读第二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如何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归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且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了课文每段的段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同时出示第一节课的板书。

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品词品句细细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自学第一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

自由朗读第一节,并用“——”划出有关语句。

2.朗读交流。

注意读出词语和句子语气:

①的确成天无忧无虑多么闭息凝视非……不可

(用“词素合成法”理解“闭息凝视”)

②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比较

任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老实在——

它贪玩在——

它尽职在——

4.小节:“老实,贪玩,尽职”集于猫的一身,的确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5.齐读第一节,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2]小组学第二节

1.过渡: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它——(师指板书)

生齐读: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2.小组学习第二节,提要求:

①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②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朗读中用语气表示出来。

3.交流朗读。

①猫的温柔可亲:

a.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

b.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c.丰富多腔地叫唤

d.给自己解闷。

②喜爱之情:

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

理解“蹭”:

①“蹭”是什么意思?(磨、擦)

②请大家读句子,说说你从这个“蹭”字中读出什么味来了。生读文。

③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这个句子的意思大家都读懂了吗?下面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先生,谁来演猫呢?生表演。

④你们觉得刚才那位同学演得怎样?谁愿意再来演一次。

⑤你们看,这只“猫”的动作是多么的温柔可亲啊,分明像一个孩子在向大人——(生:撒娇)

⑥师小结:是啊,当猫的身体接触到作者的腿时,作者所感觉到的不是猫碰了他,而是猫像一个温柔可亲的小孩在亲昵地蹭着他。由此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啊!谁能把作者的这份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⑦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句子。

出示: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把猫脏的脚印比喻成“小梅花”。让淘气的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非但不冒火,反而赞赏它是“踩印了几朵小梅花”,表达出老舍的爱猫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此处隐藏3873个字……妹来排列。

在孩子拼车厢时老师不时的提醒: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后面是谁呀?让幼儿初步感知弟弟妹妹的间隔排列。

二、游戏:做客

1、按门铃。

(1)师:小猫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按三声好吗?叮咚!叮咚!叮咚!

和猫妈妈相互问好。

2、欣赏讨论。

(1)师:猫妈妈,你在干什么呀?(猫妈妈:我在做漂亮的门帘。)

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做的门帘吧!你们看看猫妈妈的门帘是怎么穿的?

师引导幼儿发现窗帘是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方法。

(2)猫妈妈:小猫宝宝的房间还没有装上门帘呢,谁来帮帮我呀?

师:猫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妙妈妈想想办法,把这些漂亮的材料间隔排列做成门帘,好吗?谁想出的办法和猫妈妈不一样的,猫妈妈有礼物给你们哦!

3、幼儿操作。

A:幼儿尝试着用各种材料,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在操作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来。如:一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等等。

B: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4、装门帘。

师:小猫宝宝的窗帘做好了,我们一起帮它挂起来吧。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5、游戏:钻门帘。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再做成车厢开火车回家吧。

师:刚才我们来的时候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样排列的,现在我们变一种方法做火车的车厢,好吗?

鼓励幼儿想出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四个弟弟四个妹妹等不同的排序方法

游戏进行两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猫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

3、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

2、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

(1)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 可惜没嘴巴)

(2)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

二、揭示课题:

1、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

2、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

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

1、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

2、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 蒙、拿、递、领)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

4、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

四、说清游戏经过:

1、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

(小黑板)观察思考:

(1)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

(2)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3)结果怎样?

2、游戏。

3、讨论说话:

(1)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

(2)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

具体说说怎样走的?怎样贴的?贴好了,他又怎样做?

(3)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板书: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4)看到这张歪嘴巴,大家大笑起来,大家笑得可不一样,说说大家是怎样笑的?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5)你瞧,熊猫歪着嘴,似乎在说什么呢?

(6)连起来说说贴嘴巴的经过。(板书:经过)

提示:说时,要把那人的动作与同学们的表情结合起来说。

4、讨论:怎样才能贴正?

5、再请一位同学来给熊猫贴嘴巴,大家一起来帮他。

6、说说:

(1)他是怎样贴的?

(2)看到他贴正了,大家怎样做?熊猫好象在说什么?

7、想想:他为什么能贴正?

(是呀,别看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要动脑筋才能贴好呢!)

五、连贯说话:

1、小结:我们先说了为什么要给熊猫贴嘴巴,也就是这件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再说游戏的准备,重点讲了游戏的经过,最后讲了结果。

2、自由练说。

3、指名说话。

六、课外延伸:

1、把这个游戏经过说给别人听。

2、观察妈妈烧饭或洗衣的过程,说一说。

板书:

25 给熊猫贴嘴巴(听说训练)

起因:熊猫可爱 可惜没嘴巴

准备:拿、蒙、拿、递、领

(先……接着……最后……)

经过:走 摸 贴

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有的……有的……还有的……)

结果:更可爱了

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能达到有顺序地介绍游戏经过的目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体现有序。

(1)事情的起因:看图,有条理地观察,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熊猫可爱。

(2)准备:观察老师的动作,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这一连串动作,并指导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做到表达有条理。

(3)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

(4)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地写作打下了基础。

2、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3、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

《关于猫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