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

时间:2025-11-18 12:26:09
《画杨桃》教案

《画杨桃》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杨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画杨桃》教案1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作者第一部分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第二部分具体细致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看杨桃时的不同情景。“我”看杨桃时,按照父亲的教诲在自己的角度认认真真地看杨桃,并实事求是地画成了像五角星的形状,自己觉得很满意;老师看杨桃,是老师听到同学们想当然地嘲笑我画的杨桃时,亲自到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同学们看杨桃,是老师请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发现这个角度看杨桃,确实就像个五角星。老师借机教育同学们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因为即使对待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审视、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3、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理解老师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情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板书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都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杨桃什么样?谁画杨桃,画的怎么样?...…)

【让学生针对课题来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杨桃什么样呢,老师带来了一个杨桃,谁还知道杨桃的其他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查找资料的学生给予充分地肯定)

3、那么文中到底是谁在画杨桃,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识字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中出现了很多生字词,你们预习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出示: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多种形式读,说说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从各个方面来掌握字词,把对基础知识的训练渗透到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之中】

3、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4、过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下面我们来深入的读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

1、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我”画杨桃。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出什么?(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体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的读

2、为什么我能这样画画,结合上文来谈一谈。(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话)

3、我画的这样认真,自以为画的很准确,当我把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反映?(生说,读,表演,体会同学们嘲笑的态度)

【借助朗读、表演这种形式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的人物中,更容易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老师的态度怎样呢,默读课文6--17自然段,找出老师动作的词语(看、走、坐、审视……)体会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们的截然不同

5、通过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读)

6、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是怎样说的。(出示老师的话)

(1)指名读,老师说了几句话。

(2)再指名开火车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读读老师的话。

(4)(出示父亲的话)比较两人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5)再读老师的话,试着背下来。

【理解老师的话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其深刻含义。也便于学生积累语言。】

7、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总结: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回去想想,找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将课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素材,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画杨桃》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应实事求是,同时,也应注意不要随便取笑别人。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叮嘱”“审视”“半晌”“轮流”“和颜悦色”“教诲”“受用”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提问: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教“我”画画的?他对“我”画画有什么要求?

3、“叮嘱”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要经常叮嘱“我”?

4、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按“我”、老师、同学分别看杨桃,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分层。

第一层(从“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到“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讲“我”认真看杨桃,画杨桃,但受到同学取笑。

第二层(从“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讲老师在“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后问了大家几个问题。

第三层(从“于是”到“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讲老师让几位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并对大家进行了教育。

3、学习第一层。

(1)图画课上, ……此处隐藏21740个字……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

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待问题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

3、指导书写课后生字。

[教学板书]

13画杨桃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做好了“读”的铺垫后,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地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整体来说,本堂课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

课文讲解快要结束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老师的话是否只适用于画画?学生参与讨论十分积极,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画杨桃》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

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查字典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画杨桃》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强化积累意识。

2、诵读老师和父亲的话,启发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学会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教学重难点

品读老师的话,父亲的话,悟出其中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杨桃,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杨桃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课,由老师向学生问好谈起。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去夸奖老师、同学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识这种水果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老师从大卖场买来了两个杨桃,请仔细看一下(看后,摆放在讲桌上),杨桃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种水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件与杨桃有关的事,请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读课文,你肯定还会有新的收获。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画下来。

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来说一说。

默读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重点段落

谁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这一环节有随机性,根据学生思路、感悟随机进行教学。但有一点,品读老师的话,应放在读懂中间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对老师的话的领悟,就没有根基。老师此时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整教案。)

1、品读父亲的话。

a、指读名,能说说吗?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谁还想说说你读懂得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对我要求严格,严中充满关爱、认真,它反复叮嘱。

师随机板书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b、自由练读。父亲怎样说这段话的?看大屏幕自由练读。

c、指名读。认真听他那里读的好?

d、评完后赛读。

e、最后齐读,记住父亲的话。

我记住父亲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读读下面两句话,体会他们的意思一样吗?

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的画,自己觉得画的很准确、

2)我看,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说。一生读,其他生听再体会,再说区别。

师小结:少了“认认真镇,老老实实”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所以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略读中间对话。

老师为什么要说这一段话?引导学生先读中间对话部分。

中间对话部分,你们想怎样读?用喜欢的.方式去读中间部分。边读边品味,怎样读出滋味。

分角色朗读。从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

师: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最后指生,脱离课本向学生讲好这段话。

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

齐读最后一节。

四、拓展延伸

老师、父亲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课文学到这里,你们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师:1)小结:学会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学会老老实实做人、做事,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课下背诵最后两段话。并抄写在读书笔记上,让这些教诲也让我们一生受用。

桃送给大家,爱画画的孩子可以画一画。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题西林壁》

齐诵。

《《画杨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