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时间:2025-11-15 19:05:0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教学目标:

1、走进西沙群岛的海水和海底,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的鱼,写一段描写鱼的话,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从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教学难点:以读促写,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片段写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国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颗颗珍珠,那就是——西沙群岛(指课题)

生:西沙群岛

师: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指名学生说)

生: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师随机板书)

师:西沙群岛是美丽的,那儿的海水也是独特的,找到描写海水

的那一段,读一读,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精度课文,感受“海水”、“海底”的美丽

(一)感受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来,说一说你感受到的海水是?

预设:五光十色等(出示课件)

师: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生:很多颜色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还有?

生:学生汇报。

师:这么多颜色,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

预设: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

师:那课文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引导学生了解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水会闪着光,所以用五光十色更恰当)(出示“五光十色”)

师:是呀,这么多颜色,还闪着光,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美吗?

师:那就美美地读一读。(齐读)

师:谁来试试?(指名读)

师:文中有几个表示颜色的词,我们读的时候可以有轻有重或越来越轻或者越来越重,来,去试试,或许你会读得更美。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师: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齐读)

师:多美呀,为什么这里的海水那么独特?谁知道其中的奥秘?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再来说一遍。

(二)感受海底的富饶

师: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世界更是精彩纷呈,让我们穿上潜水服潜到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探宝吧!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海底都有什么宝贝?用笔圈一圈。(生自由读课文)

师:都有什么宝贝?

生:珊瑚、海参、大龙虾

(师课件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

师: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加上读一读。

生:我喜欢珊瑚

师:出现珊瑚,指名表演。(指名一、两位同学读)

师:珊瑚的形状还有很多呢。你们看(出示珊瑚图片)

说一说各种各样的珊瑚让人眼花缭乱,瞧,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先一个一个说,再连成一段话说)

师:谁能一口气说三个,把这段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什么?

生:海参

师:你来加上动作读一读吧。

评价:多像一只懒洋洋的海参呀!(你这只海参还不够懒洋洋,谁再来。)

师:女孩子加上动作一起来读一读。(女生读)

师:你喜欢什么?

生:大龙虾

师:你来演一演。(生读)

评价:好一只威武的大龙虾呀。(哪只大龙虾更威武?)

男孩子来加上动作,读出大龙虾的威武。(男生读)

(三)感受鱼多,仿写一段话

师:海底有美丽的'珊瑚,有懒洋洋的海参,还有威武的大龙虾,不过最多的还是要数鱼了,赶紧去读一读,找一找哪句话写出鱼很多。

生: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像这样表示鱼很多,你还能用一个词语来说一说吗?

预设:数不清、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等。(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师:看,还有呢?(积累词语)

师:西沙群岛的鱼不仅很多,还很独特呢。你们看(出示四幅鱼的图片)

师: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四种鱼的呢?去课文中找一找。

师:指鱼1,引读( 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指鱼2,引读(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指鱼3,引读(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指鱼4,引读(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你喜欢哪种鱼?读一读,为什么喜欢他?

随学生回答,总结归纳板书:颜色、外形、动作

师:对,课文从颜色、外形、动作三方面来写,还用了比喻,这样就把鱼也得更有趣了。来,一起读一读可爱的鱼吧。(齐读)

师:多有趣啊。有趣的鱼还多着呢。想不想看?

师:现在你就动笔从颜色、外形、动作三个方面写下你喜欢的鱼,再用上比喻、拟人把它写得更生动。

(学生写作)

师:来,把你写的鱼介绍给大家。(展示两到三篇学生习作) 师:从同学们的笔中,我们又见到了这么多种鱼,不过就算我们全班人一起写,写个几天也写不完西沙群岛的鱼。怪不得人们都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三、课堂小结。

师:西沙群岛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国家就想来和我们抢夺这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我们现在要学好知识,长大以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为保卫国家出一份力。好,下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文章结构,学习用总分段式。

(二)写一段话;学习第7自然段;读懂全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总分段式写一段话。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重点句:

“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祖 ……此处隐藏25452个字……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海参:

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大龙虾:

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示出来。

(自由准备)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形义。

(4)鱼:

①课件出示,看后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②(课件出示句子)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一群群、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

④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⑤齐读。

过渡:海底还有很多鱼。

(课件出示几种鱼的画面)

⑥说话训练:请生根据画面或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向大家介绍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鱼,像课文中一样,说出它的特点。

(指生说,师生评议)

7、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______,样子______。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气来,______。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

8、明确并列段式。

指着板书说: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董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介绍时,你可以看着课文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时,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块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五、作业: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把你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见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和的方法掌握“富饶、有趣、堆积、肥料、事业、必将、海防前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背诵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语,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

2、认识并初步运用读段方法,抓住重点句的意思,进行读段的训练。

三、 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投影片。

2、其他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2、 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斜线表示停顿,斜线多表示停顿时间长)

随即插问: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要求学生接读:“有……的,有………,交错着。”

3、 提问: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

问后引读:“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所以----要求学生接读“海水有深有浅”;教师再引读,因为“海水 有深有浅”,所以----要求学生接读“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介绍了哪些物产?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

珊瑚 —— 像……像……

海底 海参 —— 懒洋洋地

大龙虾 —— 全身披甲

(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

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课文在写海参和大龙虾时,用了一些本来形容人的词语,能不能找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总结段意:

这一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物产?

(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先了解写了哪个地方,在看具体写了什么,再通过阅读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读:

请你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鱼有什么特点?(多、姿态各异)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3)学生再读第二句,填表,体味鱼的特点:

鱼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与动作有关的词语有 的全 身布 满彩色的条纹有 的头 上长 着一簇红缨有 的周 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有 的身 上长 满刺儿 3、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4、朗读训练,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B、哪些词写出了贝壳的特点,哪些词写出了海龟的特点,你对哪些词感兴趣,请你划出来?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

贝壳 :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 :有趣、庞大

5、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他还是鸟的天下,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余4句话围绕中心句分别讲了什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十二,富饶的西沙群岛,希望对你有帮助!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