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烧云》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火烧云》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同学们,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却很难用笔把它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已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一边欣赏课文一边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的体会和感受是什么?(播发课文录音.)
同学们,欣赏过课文朗读,请同学们再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想想你读文后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
生读文后,请生汇报读文后对火烧云的感受.(我感觉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太神奇了。)
(二)再读课文,深层次体会火烧云的美。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天空中的火烧云的确是鲜艳无比,光亮耀眼。请大家欣赏。(播放火烧云的照片)。
同学们,美丽吗?神奇吗?大自然这位画家多么了不起啊!肖红也有一支这样神奇的笔,能把这样的美景描绘出来。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你到文张中去找一找,画一画,看一看那些语句写出了火烧云的美丽,神奇。你又想怎样读出这种感觉呢?
请学生默读文章、动手画出相关的语句。
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和同桌、小组间交流一下
请生汇报
(A)汇报第一部分
1、火烧云上来后大地的变化。
2、请生读一读这段中喜欢的文字。
3、师指导应读出喜悦的思想感情。
(B)第二自然段
1、点出“烧”字,体现了火烧云的特点。
2、同学们知道吗?火烧云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晚霞,那么为什么又叫它“火烧云”呢?可见,火烧云更能体现晚霞的特点(出示“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张投影片)
(C)汇报颜色的变化
1、从那些地方能够看出火烧云的`颜色极多。
2、火烧云的颜色是多么五彩斑斓啊!我们一起去看看那绚丽的景象,(播放体现颜色变化的幻灯片)
3、这么美丽的景象,你想怎么来读呢?先试着读一读。再请同学来读。
(D)汇报形状变化丰富的三个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还从那体会到火烧云的美丽、神奇呢?
2、请生再读其中某一个自然段,看还体会了什么?(形状丰富、变化快)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火烧云那姿态各异,瞬息万变的样子吧!(放形态各异的幻灯片)
4、火烧云变化得多有意思啊!同学们,在体现火烧云变化的几个自然段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吧!咱们来看一看谁读得最好。
5.指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来评价一下。
(三)体会写法,进行小练笔。
同学们,这样神奇,美丽的火烧云大家看够了吗?(没有)可是,天空偏偏不等那些爱好他的孩子们,一会儿功夫——火烧云下去了。(播放幻灯片)(同学们齐读)
老师请一生回答:“这时候,你在想什么?”(生可以随便说一说自己的意见,)为什么这样来去匆匆的美景,肖红却可以把它写得这么生动呢?(因为肖红经过了仔细地观察和合理的想象,所以能够如此生动。)
刚才同学们说了,这样的美景大家没看够,那么老师就再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想,天空中的火烧云还会有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看完后,一起吧你想到的写一写。(播放几幅课外的图片)
同学们进行小练笔。
同学们把自己的小练笔读给大家听。
(四)教师总结,课外拓展。
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知识,民间说:“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意思是说,早上有火烧云就不要出门,因为要下雨,晚上有火烧云就可以出远门,因为是各大晴天。看来,火烧云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还是天气的晴雨表呢?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查找有关火烧云的知识,我们来交流一下。
《火烧云》教案2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第十册语文教案(上海)2。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个。
2、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模仿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
2、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感受火烧云这一景观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火烧云的图片
学生: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恍恍惚惚
3、搜集资料:火烧云什么时候出现,是怎么形成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你能说说欣赏过的美景吗?
(生交流:比如,波澜壮阔的大海,连绵起伏的群山,绚丽夺目的彩虹…)。
1、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家--萧红(板书作者姓名),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美景。
2、板书课题,齐读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到底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根据课文一、二小节交流。(火烧云是在晚饭以后出现的红色的云。)
师:火烧云刚出现时,是一片红色,课文1、2小节就写了火烧云刚出现时的情景。(板书:出现)
2)根据第三小节交流。(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
3)根据第4--6小节交流。(火烧云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我们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千变万化,变化多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课文的3--6小节就是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板书:变化)
4)交流搜集的资料。
3、根据刚才的交流,再来完整地说说"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 ……此处隐藏26324个字……p>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
7、朗读练习。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1节
(一)学习第3节1、读第3节。
2、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颜色)
3、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4、朗读练习。
5、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6、按提纲背诵指导与练习。
(二)学习第1节过渡:火烧云出现时,天上发生了变化,其实地上也发生了变化。
1、学生自由读第1节。
2、学生说说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3、地上的景物为什么发生了这些变化?
4、为什么火烧云会使他们发生这些变化?(用两种颜料混合会变成其他颜色来说明。如红与绿混合变成黑)
5、有感情朗读第1节。
六、小结
1、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火烧云怎么样?用一个字。(美)
2、火烧云还有更美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好好体会。
七、课堂作业。
课后题2(1),3。
板书:
火烧云
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颜色变化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火烧云》教案15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作业设计、安排: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估生: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等。
师:火烧云是那么得变化极多,那么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呢?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自由朗读2—7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变化极多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颜色和形状)
2.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颜色有什么特点?(估:是ABB型ABAC型)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了不同的这些(师引导)词语来写,前面的是事物加上后面的是颜色,对啊,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类型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颜色。还能说说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只要合理都可以采取)
师:这么多的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吗?
4.师引导: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自由朗读4—6自然段,找一找写了哪些动物?(马、大狗、大狮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读一读。(生读)
师引:是的,这三种动物是各有姿态,多可爱啊,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边读边想象一下你心目中那可爱的小动物吧(齐读)。
师引:通过想象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师生齐说)“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师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其中一种动物。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按照这个顺序来想象复述一下。
6.天空中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火烧云在不断地变化着,聪明的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其他的形状吗?
7.模仿其中的一段,(发挥想象),仿写一种其他事物形状的变化。写在练习本上。
8.生展示自己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估生:恍恍惚惚一会儿工夫
2.齐读
四:学习了这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作业
把你想说的写在练习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