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教案

时间:2025-10-04 10:13:08
【热门】余角和补角教案6篇

【热门】余角和补角教案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余角和补角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角和补角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并会运用解题;

2、经历观察、操作、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应用方程的思想解决有关余角和补角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带领同学们领略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的壮观景象,并思考:斜塔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和它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加为多少度?(课件演示)

2、(动手操作1)拿出一个直角纸板,将直角剪成两个角,∠1和∠2,问:∠1和∠2的和为多少度呢?

∠1+∠2=90°,我们把具有这种关系的∠1、∠2称为互余,其中∠1叫做∠2的余角,∠2叫做∠1的余角。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演示试着说出余角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比萨斜塔的现实情境和剪纸这一实际操作引出余角概念,既调起学生的兴趣,又直观易懂。)

二、新知探究

1、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直角),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2、(动手操作2)

(1)拿出和的两个角的纸板拼成一个直角,问:“这两个角互余吗?”

把其中一个角移开,“这两个角还互余吗?”

注意事项1:两角互余只与度数有关,与位置无关。

继续提问:直角三角板的和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吗?老师在前面黑板上画一个的角,班长在后面黑板上画一个的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吗?

(2)拿出一个直角纸板,将其剪成三个角,分别标上∠1、∠2、∠3,问:“∠1、∠2、∠3是互为余角吗?为什么?”

注意事项2:互余是两角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余角的两个注意事项,通过举例、现场操作,让学生说出错误观点,然后以纠错的方法得出,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3、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为(平角),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4、游戏一:找朋友

环节一:老师把事先准备的标有度数的角的卡片发给一些同学,并介绍了游戏规则:当老师拿出一张卡片,说要找余角(补角)朋友时,拿到它的余角(补角)的同学请立刻起立,并说:“我是一个____度的角,我是你的余角(补角)朋友!”

环节二:将班级同学分成左右两个大组,参与的同学可以向另外一组的同学提出考验:“_____度的余(补)角是多少度?”另一组的同学要立刻回答,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答得又快又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学会熟练地求解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三、例题精讲

例1、已知: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COB=,求:

(1)图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图中互补的角是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3)图中相等的角是________与_________。

点评:结合几何图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互余和互补。

例2、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分析:若设这个角是,则它的补角是(),余角是(),再依据题设中的等量关系“补角=4余角”,便可列出方程求解。

解:设这个角是,则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运用方程的观点列方程求解。

【变式】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这个角是多少度?

四、能力拓展

(小组探究)思考:小明在计算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多少时,由于粗心大意,将看成来计算,这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为什么?

(提示)

1、算一算:的补角比余角大______度;

2、思考:如果小明把看成来计算,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

3、再思考:一般地,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_______度,你能证明吗?

【牛刀小试】:

1、已知一个角的余角为,则这个角的补角为___________;

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为,则这个角的余角为__________;

3、已知一个角的余角与它的补角的和为,则这个角的余角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本探究及其3道配套练习题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和演绎推理。)

五、收获广谈

这节课我学会了……(由学生谈谈)

余角和补角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运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熟练运算和角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方位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方位角的准确表示。

教学准备:预习书上有关内容

预习导学:

如图所示,请说出四条射线所表示的方位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角经常用于航空、航海,测绘中领航员常用地图和罗盘进行这种角的测定,这就是方位角,方位角应用比较广泛,什么是方位角呢?

二、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方位角其实就是表示方向的`角,这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的方向,如“北偏东30°”,“南偏西40°”等,方位角不能以正东,正西为基准,如不能说成“东偏北60°,西偏南50°”等,但有时如北偏东45°时,我们可以说成东北方向。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如图:指出图中射线OA、OB所表示的方向。

(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例2若灯塔位于船的北偏东30°,那么船在灯塔的什么方位?

(小组讨论,个别回 ……此处隐藏784个字……东60

B: OC的方向是南偏东60

C: OB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D: OA的方向是北偏西22

(3)在点O 北偏西60的某处有一点A,在点O南偏西20的某处有一点B,则AOB的度数是( )

A:100 B:70 C:180 D:140

例4: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余角和补角,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出了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学会了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四、课外作业:

1、课本第114页:9、11、12题。

2、学习指要第78-79页:训练二和训练三。

课后反思:

余角和补角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

2、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是难点。

3、关键:了解推理的意义和推理过程是掌握性质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直接切入课题:4.3.3余角和补角

二、新课讲解:

(一)互为余角的定义:

多媒体演示把一直角分成两锐角后,两锐角随便摆放位置。

问题1:什么是余角?

师给出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问题2:如图,你如何用数学符号描述上述定义?

1、判断题:

(1)∠1+∠2+∠3=90°,则∠1、∠2、∠3、互为余角。()

(3)∠1+∠2=90°则∠1是余角。()

问题:通过三个判断题,你认为在理解互为余角的定义需注意什么?

2、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余角?

(二)、互为补角的定义:

多媒体演示把一平角分成两角后,两角随便摆放位置。

问题1:什么叫补角?

师给出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问题2:大家类比互为余角,用几何语言描述互为补角的定义。

问题3:通过互为余角的学习,你认为理解互为补角的`定义需要注意哪些?

练习1: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补角?

(三)、动手画图,探索性质

探究余角的性质:

1、请你借助直角三角板,在原图上画出∠COB所有的余角。

2、画完图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对互余的角?

(2)你能发现哪几个角是相等的(直角除外)?

(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以上规律吗?

3、如图∠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规律吗?

理由让生填空:

∵∠1与∠2互余,∠3与∠4互余(已知)

∴________,________(互为余角的定义)

∴∠2=________,∠4=________(等式的性质)

∵∠1=∠3(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探索补角的性质:

请你借助直尺,在原图上画出∠AOB所有的补角,类比余角的性质,说出补角的性质。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练习

1、请认真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对互余的角?请用几何语言形式表示:

(2)图中哪几对角是相等的角(直角除外)?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作业:

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2、请认真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对互余的角?

(2)图中哪几对角是相等的角(直角除外)?为什么?

3、请认真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对互余的角?

(2)图中哪几对角是相等的角(直角除外)?为什么?

五、板书。

余角和补角教案 6

一、课题:3.4.2余角和补角

二、学习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和补角,懂得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

2.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㈡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图形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动态美,通过性质的推导,使学生初步领略几何逻辑推理的严密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及有关余角、补角的性质;

难点:有关余角和有关补角性质的推导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讨论法。

五、课时与课型: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两副三角板、投影片若干张。

七、教学设计:

㈠提出问题----从生活走向数学

㈡引入新课

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板书课题)3.4.2余角和补角

㈢探究新知

1.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定义

⑴教师用三角板演示两个角的和是90°及两个角的和是180°的情况;

⑵请你自己画出两个角的`和是90°及两个角的和是180°的图形。

2.提出问题,理解定义.(投影显示)

(1)以上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2)若,那么互为补角吗?

(3)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

《【热门】余角和补角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