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思维教案

时间:2025-10-04 08:00:09
幼儿园思维教案

幼儿园思维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思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思维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习10的减法。

2、尝试列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

演示版、棋子、减法算式卡3套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在黑板上出示10个棋子,请幼儿快速识记,拿走其中的几个,请幼儿观察。

提问:棋子有变化吗,你发现多了还是少了?少了几个?还剩下几个?你神怎么知道的?(玩2-3次)

小结:比原来的数多了,我们用到的'是加法。比原来的数少了,我们用到一种方法,我们叫它减法。

尝试学习记录剩余的过程

你们想不想和张老师一起来玩减法的游戏?

(1)旺财狗狗有10个好朋友。今天是旺财狗狗的生日,他想邀请朋友们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看他的朋友来了,一共来了几个(8个)?想一想还有几个朋友没来呢?谁来说一说?

张老师还能列出减法算式呢,看:10-8=2

(2)旺财狗狗给朋友们准备了3道菜(绿色),可是2道菜的味道不好,有几道菜的味道是好的呢?说想来说一说?

减少了用什么方法?谁能列出减法算式?3-2=1

(3)旺财狗狗给朋友们准备了7根香肠(红色),朋友们吃掉了3跟,还剩几根?

减少了用什么方法?谁能列出减法算式:7-3=4

(4)旺财狗狗还准备了8块肉(蓝色),朋友们吃掉了5块,还剩几块?用什么方法?谁能列出算式:8-5=3

(5)还有10只鸡(黄色),吃掉了6只,还剩几只呢?用什么方法?谁想来列出算式?10-6=4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厉害,这么多的问题都没难住你们。

游戏《破译密码》巩固10以内的减法

今天张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任务呢,这些任务可不简单,因为他们是一些密码,只有解开了这些密码,我们才能知道里面藏着的一些秘密。你们想不想来试试破译密码?如果你破译正确了,这道门就打开了,如果没破译对,这道门就打不开呀。咱们来试试吧?

小结:孩子们给自己鼓鼓掌,这么难的密码你们都破译出来了,真厉害。看孩子们学好减法和加法这么有意思,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4、延伸活动:纸牌游戏

今天张老师还带来了纸牌,以前我们都是用它来玩加法游戏,那么怎么用它来玩减法游戏呢?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好吗?

幼儿园思维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争当汽车管理员”的游戏,引导幼儿记忆不同颜色、不同车号汽车的排列顺序。

2、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教室环境创设。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师用汽车大卡片12张,汽车大指令卡6张。(教师自制)

幼儿使用材料:指令卡6张,游戏图一张,卡片(一)上的汽车卡片12张。指令电脑人手一份。

2、班级环境设计: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布置颜色、品牌、大小不同汽车的墙饰一块,通过感知体验,提高幼儿对汽车的兴趣,丰富相关经验。

活动流程:

谈话引入活动 → 游戏“争当汽车管理员”→ 分组比赛选拔“汽车管理员”。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

1、教师请幼儿听声音:“嘀嘀,嘀嘀, 嘀嘀, 嘀嘀 ……”

问幼儿:“哪来的汽车喇叭声音”。

2、汽车很多,请幼儿想办法我们让汽车停在哪呀?(引出“停车场”以及“汽车管理员”)

(二)、游戏: “争当汽车管理员”,选拔汽车管理员“需要闯三关”。

1、第一关:“看谁记得准”。

(在玩具架上摆放出三层分别是颜色不同、品牌不同、车号不同的三排汽车。)

玩法:教师带领幼儿在汽车城里看,找出哪辆汽车开走了,并找出记忆方法。

2、第二关:“看谁记得快”。

游戏(1)

玩法: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指令卡给汽车排队,“看谁记得快”,并找出记忆方法。根据幼儿实际和兴趣点,此环节可玩2—3次。

游戏(2)

玩法:幼儿自选一张汽车大卡片,四人组成一张指令卡,让其他幼儿观察、记忆排列顺序,片刻后转身背向其他幼儿,其他幼儿根据记忆进行排队,看谁记得快。根据幼儿实际和兴趣点,此环节可玩2—3次。

3、第三关:“看谁记得多”。

玩法:幼儿自选一个裁判,三人一组根据多张指令卡分别进行记忆,根据记忆进行排队“看谁记得多”、排的对。

(此环节规则,幼儿记对一次就得到一个指令卡,以得到指令卡多的`幼儿为胜。)

(三)、根据以上的闯关成绩,选出今天的“汽车管理员”贴上标志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将游戏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幼儿在活动区中两人或多人一组继续进行记忆游戏。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准确记忆颜色和数字组合的排列顺序,通过游戏幼儿从一个层面上的记忆,逐步过渡到两个层面上的记忆,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符号类信息的记忆能力。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兴趣,教师结合中班幼儿对颜色已很熟悉特点,由颜色记忆排序再到颜色和数字同时记忆排序。使活动层层深入,最后选出今天的“汽车管理员”,幼儿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于每个幼儿的记忆方法有差异,,教师应在活动中,多关注、多强调幼儿记忆的方法,并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自己的记忆方法,形成互动,达到经验共享,提高幼儿。

幼儿园思维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2、初步理解图形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排列规律,并能按图形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有序排列。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小博士闯关〉、4张橙色图形卡片、5张黄色图形卡片、ppt、三种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玩具(每个桌上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随音乐"汽车开来了"做律动入活动室。

二、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今天天气真好,图形宝宝排队准备做早操了(运用多媒体操作)。小朋友看,他们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呀?(橙色的)他们的班都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正方形的、三角形的、还有圆的)从横的方 ……此处隐藏1536个字……小朋友一定要记住。(出示特殊号码卡片)

五、找数字。(回忆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教师说:“原来,数字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我们今天收集来的这些物品上有数字外,还有哪些物品上也有数字呢?”请幼儿自由发言,谈谈他们还在那里见到过数字,有什么用处。(看课件:序号,衣物,冰箱,微波炉,电风扇,车的档位……)

六、游“粗心王国”。

教师说:“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粗心王国’游玩,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粗心王国’的物品上,少了什么?”

“他们的生活方便吗?为什么?”

“小朋友,请你们来帮助他们,为这些物品添上数字,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好吗?”(粘贴缺少的数字)

七、欣赏用数字拼的画。

教师:粗心国王很后悔,都是因为他的粗心给生活带来了不变,我要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小朋友谢谢你们的帮助,我送给你们的礼物。(出示数字拼的画)

八、结束。(随音乐离开教室)

教师:请小朋友坐上我的小汽车,一起去外面找数字吧。

幼儿园思维教案6

一、目标和需求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思维能力。具体需求如下:

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等;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数字认知游戏

在游戏中通过数字卡片、算术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理解其大小和顺序。比如,通过在操场上绘制数字图形,让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来排序。

2. 形状辨认活动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几何形状,让幼儿认识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形状,并学习它们的特点。通过手工制作、拼图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进行形状的辨认和组合。

3. 数量概念训练

通过各种有趣的拼图、积木游戏等,让幼儿学习理解和表示数量。通过游戏中的比较和计数,让幼儿增加对数量概念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数量的.敏感度。

4. 逻辑推理游戏

通过交叉拼图、逻辑解谜等游戏,帮助幼儿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条件和规则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5. 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

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小实验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在游戏中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来找出答案。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适宜的环境

布置数学角落,摆放认识数字的卡片、各种几何形状的模型等物品,吸引幼儿主动去触摸、自由探索。

2. 导入活动

通过数学故事、歌曲等方式,引起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3. 游戏和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比如,派发数字卡片,让幼儿按照数字大小进行排序;或是设置一个拼图活动,让幼儿根据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

4. 总结归纳

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展示幼儿的成果,引导幼儿总结归纳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5. 形成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测试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

1. 教学资源

利用数字卡片、几何形状模型、拼图玩具、逻辑推理游戏等教具,帮助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2. 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思维能力等,进行形成性评价。另外,可以设计小测验或进行口头评价,测试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语:通过上述的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可以在幼儿园中班的数学学习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理解和思维能力。同时,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思维教案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积极动手操作。

2、感知、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得长,小种子排得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

3、尝试用数字、标记等符号记录自己给豆子排队的结果,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排列的结果与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豆子,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盘豆子(芸豆、蚕豆、红豆各8颗),2张排列卡。

2、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人手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豆宝宝,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豆宝宝,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每种各有多少?

(2)师幼共同讨论记录的要求:在一张纸上要记录3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看清楚每种豆子有多少?(有标记、数字)

(3)请幼儿动手为豆子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分类的结果。

(4)引导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自己的活动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在记录中的'标记及数量)

2、蚕豆排队。

(1)请个别幼儿尝试让蚕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队。

(2)幼儿说一说:蚕豆宝宝的队伍有多长?

(3)请幼儿思考:如果蚕豆宝宝走了,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知道刚才它们的队伍排到了哪里呢?(讨论记录方法)

(4)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3种豆宝宝都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队,3种豆宝宝都从短线处开始排队,一个接一个,哪一种豆宝宝的队伍最长?哪一种豆宝宝的队伍最短?为什么?(请个别幼儿述说自己的猜测)

(2)请幼儿将3种不同的豆子排列在记录单上并做记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字、图画等符号记录排列结果)

4、展示讨论。

(1)展示幼儿记录单,请2~3名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各自记录单所展示的3种豆宝宝排列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上讲述是否明白和正确。

(3)师幼共同讨论:为什么每张记录单上记的结果显示为芸豆排得最长,红豆排得最短?

(4)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受物体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5)师幼共同总结: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得长,小种子排得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机来的其他豆宝宝、拾捡的树叶、体态差异较大的动物卡片等,并为它们排队,进一步感知物体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幼儿园思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