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听秋的声音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通过秋天的声音这个切入点,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从短短的几句话中让学生感悟出秋的美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展开想象对文章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直接的帮助,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走进秋天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出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3、谁来读课题?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
4、听听,谁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
二、自学课文,聆听秋声
1、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2、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出了什么要求?谁来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的`体会和同学分享,还可以仿写诗句。)
3、要想有感情朗读,首先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自己练习一下好吗?在读的过程中,还要想一想,这首诗都写了哪些声音呢?大声地读吧,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品读1—3小节
1、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么多声音,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第一至第三小节。
2、你读了几个小节?
3、听老师读,看看老师怎样读这三个小节。
4、你听出是三个小节了吗?老师在读的时候,一个小节和一个小节之间停顿的时间—(很长)
5、你能读出三个小节吗?(读第一至第三小节)
6、读得真好!你在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7、你们能像她这样一边想象一边读吗?(再读一至三小节)
8、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蟋蟀振动翅膀,在和阳台告别。)
9、是啊,同学们,我们读的是文字,而头脑中想象的是画面,你读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把文字换成一幅幅画面。谁还想读?
10|再次朗读一至三小节。(你头脑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1、黄叶要离开大树妈妈,蟋蟀跟阳台告别,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在我们的头脑中都是一幅幅画面。同学们,想一想,黄叶会和大树怎样告别呢?
12、和大树妈妈说声“再见”,课本中用了一个什么词?(道别)
13、如果我跟别人说声“谢谢”,应该叫什么?(道谢)
14、如果我跟别人说声“对不起”呢?(道歉)
15、原来,这个“道”字,还有“说”的意思呢。课本中还有一个词,和“道别”的意思差不多。(告别)
16、为什么不用两个“道别”,而用了一个“告别”呢?是啊,这首诗的语言多么丰富生动啊。
17、小蟋蟀会跟阳台怎样告别呢?
18、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她临走的时候,洒下了一串暖暖的叮咛。“叮咛”是什么意思?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
是啊!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她会嘱咐谁呢?(农民伯伯
小朋友
小花小草
小蚂蚁
所有的小动物)
19、大雁阿姨要到南方去了,她临走的时候,她会深情地对小青蛙说——
20、
她会对小蚂蚁说什么?
21、小朋友,天冷了,你要多穿点衣服。
22、
如果你听到了大雁阿姨的嘱咐,你心里感到——很温暖
23、所以大雁阿姨临走的时候,洒下了一串——暖暖的叮咛
24
、同学们,你们想得真好!黄叶飘舞、蟋蟀唱歌、大雁南飞、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象,多美的秋天啊!
25
、小组内一起读,注意一边想象一边读,还可以把你想象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齐读一至三小节)
四、品读4—6小节。
1、让我们走近秋,继续去听秋的声音,谁接下去读?(读四至六小节)
2
、读这一部分时,我们就好像看到了作者靠近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在侧耳细听。谁还想读?
3、同学们,我们听到秋的声音了吗?高兴吗?高兴,你再读。
(读最后一小节。)
4、听到没听到秋的声音?
5、“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读。生齐:“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6
、你从哪个词中感到了一种欣喜?从“听到了”感到很高兴。
7、每个词语都是有感情的,我们要善于捕捉它。
8、现在,我们就来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练习朗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读。你还可以把想象到的用动作表示出来。(展示朗读,加动作。)
9、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她想象的画面都在脸上显现呢。我们男女生比赛读。
男女生轮读。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2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昨天,《秋天的雨》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看到了瓜果飘香的果园,看到了热闹非凡的森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秋天,去《听听,秋的声音好不好?齐读课题
二、读 通
1、打开书46面,这是篇课文是带*的,是阅读课文,主要靠小朋友们自学,课文上边的导读可以帮我们读懂课文,我们一起阅读一遍,一定会对你们有帮助。
2、导读为我们提了什么要求?
3、要想把课文读懂,先要打好基础 ……此处隐藏30716个字……/p>
你们读的都很认真,我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哪些孩子愿意读后面这一节呢?这样吧.愿意读的孩子咱们一起来(齐读)
2、找写声音的词
"听听,我们听到秋天的声音."你听到秋的声音了吗?你真的听到了吗?我可没听出来.你能告诉我吗?用你喜欢的符号到课文中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标出来.(学生找标词)找到了吗?谁来告诉我.
一口气找出了这么多.其它同学找到了吗?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哪一节,再去读一读(生读)
四、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刷刷”一节
好,哪些孩子喜欢“刷刷”。我请个孩子来读。其余孩子认真听(把你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生读。
我感受到了“刷刷”这是快乐的树叶。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生读)
你还感受到什么?
2、品读“蛐蛐”一节
在秋天里,在草丛中,在树叶下,蟋蟀正在一声声地叫着呢。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放音)
哪个组的孩子能够把优美动听的'蟋蟀叫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我们?(一组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读第二节)
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只蟋蟀,我藏在石缝下,躲在树叶中,唱着一首又一首小曲。小蟋蟀会唱些什么呢?(生说)
是啊。小蟋蟀唱的多动听呀。带着各自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这节。
3、品读第三节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叮咛呢?(指名说)
是啊。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爱护,那大雁对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什么话呢?(生说)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4、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生说)是啊!面对丰收,人们怎能不高兴?怎能不乐开怀呢?看你笑起来了,你也笑起来了,来我们一起高兴地走入这丰收的田野。(齐读第三节后一句)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26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或小黑板3块)。
教学设计
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 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27【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或小黑板3块)。
【教学设计】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⑴
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⑵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
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⑴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⑵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