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时间:2025-11-19 10:13:05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1

一、目标设定

1.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2.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工作内容和安排

1.教学资源整理与分享

a.教研组成员每月轮流整理和分享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试卷等;

b.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2.课程改革研究

a.研究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探讨如何更好地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b.分析历史学科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

a.研究和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

b.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境等,提高教学效果。

4.评价与反馈

a.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和借鉴;

b.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学科竞赛和活动组织

a.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历史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竞争力;

b.组织历史研究小组,开展课外历史研究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6.学科交流与合作

a.参加学校和区县的历史教研活动,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

b.与其他学科教研组开展跨学科合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三、时间安排

1.每周一下午安排教研活动时间,每次2小时;

2.每月轮流安排一位教研组成员整理和分享教学资源;

3.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

4.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科竞赛和一次历史研究小组活动。

四、评估与调整

1.每学期末对教研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2.定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

3.不断关注历史学科的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广大学生关注国际国内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学习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的积极性,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2、以“三课活动”为抓手,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增强组内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完善教研专题研究。

4、做好政史学科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确保中考升学率。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从教行为。为了更新本组教师的教育观念,本学期,我教研组将通过课标学习、听课学习等形式,拓宽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并通过公开课体会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讨在政史地学科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组内教师的.公开课活动要有质量,要注入课改理念。要求教研组成员及时参与,听课教师在认真做好记录的基础上,课后与授课教师要进行交流,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授课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以促进组内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本学期将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开展“难忘九一八”历史演讲、历史成语故事会、历史诗歌朗诵会、历史歌曲演唱会、中外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学习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口头表达、合作学习以及实践探究等多种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3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历史教研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寻乌中学科研处和教务处计划,结合本教研组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多管齐下,扎实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继承我校优良传统,弘扬我校教师“爱岗、敬业”精神,重视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师德水平。

2、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注重全体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再培养、再提高,围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高三新教师及近几年新进教师的培养。继续以“结对子,传帮带”的形式落实新老教师教学指导工作,讲求实效,全面提高新教师的业务素质。对于高三新教师,要求帮扶教师从高考复习、高考试题研究、精编试题、学生学法指导及应试技巧等各方面给他们虚心的指导,从而提高高三整体教学水平。对于新进教师,要求指导教师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各种课型进行指导,鼓励新教师认真钻研历年的.高考题,使新教师的日常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新教师也要虚心好学,与指导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公开课让新教师先发言,学科教研活动应优先让新教师参加,促进其尽快成长。

4、继续实施“名师”战略。培养、推出一批爱岗敬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新、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好评的名师,同时充分发挥这些各级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中的榜样带头作用,通过上示范课、专题讲座、“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带动全体教师素质整体上的提升。

5、继续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开辟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二、规范教研组和备课 ……此处隐藏18627个字……方法,贯彻落实教学常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历史组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的人才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掌握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新动向,加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协作的功能,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运用历史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认真组织组内教师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性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设计思路,提高认识,为我校适应新课程教学打好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三、总体思路

1、初一、初二年级继续加强新教材研究,把握新教材特点,深入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使用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探索如何将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的途经和方法。

2、初三年级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继续研究教学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意课堂教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初三提升打好基础。

3、初三年级积极抓好毕业考、升学考、中考复习工作,使工作做到扎实、科学、有序。收集近几年的命题的特点和思路、最新信息和动态。掌握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齐心协力选好资料、集思广益。复习中尽力做到对知识要有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分析每次考查结果、认真分析,争取本届初三历史学科在模拟、会考、中考考出好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试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带领组员做好“六认真”工作。认真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要有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

3 、强化听课、评课意识,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发挥本组学科带头人、老教师、好教师的作用,组织师徒结对,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更好的成长;本学期每位教师要做到相互听课、评课,特别是师徒之间、新老教师之间,同时鼓励兼听别的学科。

4 、加强教育教学反思,勤于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坚持写教后记,授课后及时记载本科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踊跃参加各种论文评比活动,每位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教育论文。

5 、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拓展学习,组织“政史地生知识竞赛”,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五、活动要求

教研组活动时间为每周(星期一下午),备课教师自行组织,要求准时出席,不得无故缺席;有特殊情况须事先请假。活动时间如有变动,由备课组长事先通知。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重点做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

1、落实好听评课活动。二轮专题复习期间,每位高三教师学科组内的听课活动不少于4节,并写出关于专题复习教学的反思文稿,并按教科室要求组织好反思交流会。

2、做好高考备考经验交流总结,即“金点子座谈会”。紧紧围绕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和如何优化后期教学工作两个话题展开,分享交流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达到优质资源共享,以便协助20xx届高三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各位教师针对自已所带班级,学情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本次活动将在第九周进行。

(二)课堂教学改革

1、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魅力新课堂,适应课改新常态,将我校“自主高效课堂”改革推向深入。真正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2、备课组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深入探讨“学案导学”中的关键问题,例如:学案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学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生成,学案编写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一份学案到底如何让所有老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体现出很强的逻辑性,课堂教学中如何控制学生讨论和教师讲授的时间,课堂如何让学生的讨论更有效,如何让教师的引导启发更高效,如何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等等。针对这些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研讨,并找出解决的策略。

3、理解并在日常的教学中践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真实态度与方法;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等等;树立立德树人,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追求的高中生,以适应当前高考。

4、针对历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传统方法“讲授法”,以弥补学生知识中的缺陷,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对历史课堂的兴趣,让学生不仅喜欢历史还要喜欢历史课;同时探索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文学知识,使枯燥生硬的历史更显情感,达到文史结合,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效整合知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

5、组织“赛教活动”。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改革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为了进一步分享和推广,要求组内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共同研讨,上好每一节观摩研讨课,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总结课改理论成果,观摩结束后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总结反思,深入探讨打造有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并积极撰写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本次活动从第四周持续到第七周,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复赛阶段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产生参加县教学能手选手。通过赛教活动旨在提升老师专业素养。

6、加强课题研究。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20xx年是“规划课题”能否顺利结题的关键一年,课题组成员要及时交流研讨,在组长统一安排下按照申报要求开展相关研讨工作,力争按时顺利结题,从而推动教学实践活动向前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

1、配合教科室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利用网络资源和专业杂志,学习了解微课、翻转课堂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微课制作培训和微课评选活动。提高老师在教学中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

3、加强自身学习和相互交流,了解未来高考的改革的方向和高中课堂教学的变化。

4、进一步加强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5、各学科按计划开展组内活动。

6、各位老师必须完成每学期10节的听课任务。每次听课必须认真填写听课评课手册,在评课中积极发言研讨交流。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