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方法: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1、教育学生爱惜书本。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教育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下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9月1日2日见面课
9月5日——9日新生入学训练
9月12日16日《了解我的身体》
9月19日———23日《保护我的身体》与编创活动
9月26日30日《收获的感觉真好》
10月1日——— 8日国庆放假共七天
10月9日15日《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10月16日———22日《植物生长的秘密》
10月23日29日《我们这里的农产品》
10月30日———11月5日《诚实故事会》
11月6日12日《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1月13日———19日《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1月20日26日《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11月27日———12月3日《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2月4日10日《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2月11日———17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2月18日24日《变来变去的水》
12月25日———31日《保护水,节约水》
1月1日7日《怎么做好事》
1月8日——— 14日期末考试活动与评价
1月15日寒假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一、教学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9名学生,活泼可爱,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习上认真,能及时完成各项作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勤俭节约。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第1~4课)我在集体中成长;第二单元(第5~8课)金色的秋天;第三单元(第9~12课)我们真棒。
三、本学期主要教改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红星儿童团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四、课外结合的主要德育活动
1、结合各门学科渗透思想教育
2、结合班队活动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明辨是非。
3、结合晨会、夕会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结合家庭、社会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摆正行为。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 ……此处隐藏16867个字……
29.10-9.14第二课 我们班里故事多
39.17-9.21
4 9.24_ 9.28
5 10.8-10.12
6 10.15-10.19
710.22-10.26
810.29-11.02
9 11.5-11.9
10 11.12-11.16
11 11.19-11.23
12 11.26-11.30
13 12.3-12..7
14 12.10-12.14
15 12.17-12.21
16 12.24-12.28
1712.31-20xx.1.4
18 1.7-1.11
19 1.14-1.18
20 1.21-1.25
第三课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第四课好书大家看 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一课 秋天在哪里第二课秋天的收获 复习期中测试 第二单元第三课 秋游去 第四课中秋和重阳 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一课我棒你也棒 第一课我棒你也棒第二课学做“小雄鹰” 第三课 做个“快乐鸟” 第三课 做个“快乐鸟”复习 复习巩固 期末测试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4一、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二年级上册编排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每周上两课时,共计28课时,其余课时留给学校安排本课程或其他有关的教学活动。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积极学习,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愉快地玩、高兴地学,做事有了一定的责任心,认真、有耐心,与同伴相处,学会关心和帮助,对自然、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兴趣,乐于探究,所有这些都是好的表现和开端,本学期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有自我保护意识,有料理自己的能力,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让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使他们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使学生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认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能遵守社会规范。
4、培养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会动脑、动手、动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三、教学重点:
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认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一、指导思想
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惜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两个班人,这些学生虽然年龄小、好动,但学习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因此要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共三个主题:
(一)我在集体中成长
(二)金色的秋天
(三)我们真棒
这三个主题要渗透三条轴线,四个方面
三条轴线:
1、儿童与自我
2、儿童与社会
3、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
1、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2、积极愉快的生活
3、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4、健康安全的生活
四、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3、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内容标准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养成生活和劳动习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的生活
(1)愉快开朗
(2)积极向上
(3)有应付挑战的需要
3、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1)诚实友爱
(2)遵守社会规范
(3)爱家乡爱祖国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有创造的意愿和乐趣
(2)动手、动脑
(3)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4)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五、重难点
1指导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劳动成果,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经验信息。
2关心周围环境能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
3了解红领巾的意义,敬佩革命英雄和少年英雄体验少先队员活动的乐趣和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的快乐,能分清对与错、愿意选择正确行为。
4、合理安排暑假生活,懂得做事情应持之以恒。
六、改进措施
1、采用调查、访问,了解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多收集资料、根据本地特点,结合教科书进行教学、使之适合本地实际学生易于接受。
3、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自己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参与其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感受生活、学习做人。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集合[15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134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