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等腰、等边三角形》

时间:2025-11-20 12:26:09
四年级数学教案:《等腰、等边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教案:《等腰、等边三角形》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等腰、等边三角形》,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等腰、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第136-137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一3-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边。

2.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用直尺和三角板作三角形的高。

教学重、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正确作三角形的高,建立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并指出垂足。(指名板演,其它同学在草稿本上画)

怎样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指出你桌上的红色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三角形角的不同把三角形分成了三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边的特点。

2.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用尺量一量桌上每一个红色的三角形的每一条边,比较一下边的长短,然后说说你发现这些三角形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2)学生量完后指名说,老师揭示: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书:等腰三角形)

(3)老师强调: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板书)

(4)把等腰三角形再折一折,使两腰重合,再观察一下。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外,还有什么相等?(两底角相等)

(5)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就是看这个三角形中有没有两条边相等,可以量,可以折起来比)

(6)请大家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判断一下你桌上的蓝色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7)学生活动。

(8)指名学生汇报结果。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怎样折的?老师指出:这种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板书:等边三角形)

(9)折一折,你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特点?老师指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10)小结: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等边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老师板书)

3.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锐角三角形。要求学生指出三角形的顶点。再擦掉两条边,留下一条边和一个顶点,问:会不会过这点作这条边的垂线。(指名板演)学生画完后,再把擦掉的两边还原。

(2)刚才的作图过程大家都看清了,我们作的这条垂线实质上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的一条垂线,我们把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板书:高、底)

(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实质是一条什么线?(线段)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

(4)换一条边标上“底”,怎样作这个底上的高?指名板演。再换一条边作“底”,让学生作高,强调作高不要忘了垂直符号,使学生明白底不同,所作的高也不同,底和高是对应的。

(5)老师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考虑一下直角三角形的高怎样画?

(6)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因为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成直角,本身是垂直的,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底,另一条边就是高。我们可以作斜边上的高。(板书)

(7)画一个钝角三角形。演示如何从钝角顶点向对边作高。其它两条高怎样作以后再学。

(8)老师小结:作三角形的高的方法与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方法是相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指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4题。

(1)拿出你的一副三角板看看,有没有一个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板,它的两个底角是多少度?

(2)红领巾。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8题。指名回答。

4.做练习三十一的第9题。判断,并说明理由,先自己判断,再指名说。

5.做练习三十一的第7题。估算,订正说方法。

6.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1题。

拿出自己做好的七巧板,拼得试试看。能拼几种就拼几种。

四、布置作业

《四年级数学教案:《等腰、等边三角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