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数学教案

时间:2025-10-31 10:13:04
练习二数学教案

练习二数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练习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练习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对口令。

①三七---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2、练习三第4题。

把3乘1--9各数的积填在孔雀的羽毛上,用不同的颜色,看谁的.孔雀最漂亮。

①学生填在书上。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①独立填在书上

②全班交流。

③在学过的口诀中,有哪几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算式?

2、练习三第6题。

把同样重的鱼涂上相同的颜色。

①学生先算得数再涂色。

②反馈。选择一组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练习三第7题。

看图填空。①教师指导看图,知道12分成2个6,也可以分成4个3。

②学生独立完成。

4、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9题。①分组讨论

②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完成思考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8题。

练习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进行有关乘法的复习。

2、揭示课题: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整理与复习第3题。

⑴出示图,观察思考,说一说图的意思?(每个排球9元......)

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⑶填出书上的空。

2、练习九第1题。看图填算式。

⑴独立完成。

⑵你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口诀的运用

1、练习九第2题。看算式写口诀。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一句口诀两个算式。

2、练习九第3题。做转盘,玩游戏。

课前做好转盘,同桌游戏。小圆每转一格,把对着的数相乘,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3、练习九第4题。写算式。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九第5题。对比练习

⑴独立观察思考,列出算式7×9=637+9=16

⑵反馈。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

5、解决问题。看图思考,这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四、思考题:在里填数。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在( )中,填写合适的数

1分钟=( )秒 1小时=( )分

1天=( )小时 3分钟=( )秒

二、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体验

1、教师: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小明和这些时间单位交上朋友后很高兴。他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做了一个安排,大家看看他是怎样安排的?

(1)出示:

穿衣图5小时 刷牙图3秒 吃早饭图2秒 收拾书包图5小时

(2)教师:你对小明的安排有什么想说的`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小声说一说。

(3)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再估计一下,做好每件事情自己要用多少时间。(完成第24页练习2 在( )中,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4)教师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选用合适的时间单位,不要像小明一样闹笑话。

三、联系实际

四、综合练习,巩固有关时间的计算

1、连线

小明每天上午在校 3秒

妈妈每天工作 3小时

爷爷早上锻炼身体 8小时

呼吸一次用 30分钟

2、在○里填上“>”“<”“﹦”。

120分○2时 3分○180秒 500分○5时

4分○240秒 100秒○2分 4时○200分

3、完成练习4、5

五、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教师:供电局为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定期会对线路进行停电检修。下面是新华小区某天的停电告示。(出示课件)

停电告示早上7:40-8:00 新华一路

早上7:40-8:00 新华一路

中午12:00-下午1:10 光明街

中午12:30-下午2:00 新丰街

(1)从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你知道新华二路要停电多长时间吗?

(3)小明家在新丰街,他想在下午1:00的时候看电影,能行吗?

(4)小明妈妈在下午1:20下班回家,这时离来电还差多长时间?

2、完成练习6 填空

六、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练习册P17

教学反思:

练习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练习二P38

教学要求:

1、巩固6、7、8、9的加减法。

……此处隐藏3263个字……p>

教学反思:

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这个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感,提供资源,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多元评价中共同提高。

练习二数学教案13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42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加深对各类角的理解。

【教学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会玩三角尺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三角尺。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解决问题

(1)知道了什么?

要拼出一个钝角

观察三角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2)应该怎样做?

想一想,应该怎样做?

动手拼一拼,试一试。

思考:钝角比直角大,可以用两个什么样的角来拼呢?

1)拼出的'是钝角吗?

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思考: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吗?

为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完成做一做。

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指名汇报展示。

2、完成第45页练习八第13题。

玩七巧板思考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练习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

1、第2题

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

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

4、第6题

出示第6题主题图,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5、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6、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7、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8、第10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9、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利用乘法解决问题更简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提高的快乐。

练习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的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 ★ ★ ★ ★ ★

★ ★ ★ ★ ★ ★

一共有()个3。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 6×2=12 3×8=24

3、导入新课:

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

二、课堂练习

1、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展示学生摆法,集体讨论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出示第2题图,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填空,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订正。

3、练习四第3题

出示第3题的图,学生观察后问:横着看,每行有几个花片,有几行,是几个几相加;竖着看,每列有几个花片,有几列,是几个几相加?然后由学生独立填空,完成后交流:两次填出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练习四第4题

(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四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乘数=积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算,同时感受到加数相同时用乘法计算更简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练习二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