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大全9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8717.jpg)
小学语文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学习8个会写的生字,11个会认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心”。
2.过程与方法:入情朗读,从重点语句中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母爱,从小懂得感激和回报。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切身感觉母爱的温柔。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备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谁的手?为什么:
学习“柔”。
二、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城:理解字的意思,跟“乡”相对。
牵:做动作理解字义。
掌:形声字。
惊惶失措:害怕紧张。
三、朗读课文第2——6自然段。
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课文。
奥利娅:外国女孩名。
四、朗读课文7、8自然段。
笑:第七笔是“——”。
慰:安慰,使人心情安适。
善:注意写法。
五、朗读课文9、10自然段。
辫:与“辨、辫”区别学习。
淡褐色:联系生活实物理解。
六、朗读课文11、13、14自然段。
痣:形声字。
互:查“一”部、互相。
七、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八、指导书写。
1.读准字音,扩词。
2.教师范写,生观察。
3.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写。
5.教师检查。
九、完成练习题。
1.写一写。
2.比一比组词。
3.书后练习题。
十、作业。
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生字。
二、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讲了什么故事。
三、读1——6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课文中哪一部分写得有意思?
2.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
3.为什么小女孩会这么说?
同桌练习朗读对话。
四、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1.分别朗读7、8自然段,9、10自然段,11.12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小姑娘会这样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交流、汇报。
3.同桌练习朗读这几段话,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
4.说一说,小女孩的妈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朗读最后两段,为什么小姑娘会很快找到妈妈?
六、表演朗读课文。
七、做一做
1.说说妈妈么手是什么样?
2.说说妈妈(爸爸)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3.说说妈妈的样子。(手、眼睛 头发)
4.画一画。
熟悉随文稿识字这各方式,培养识字能力。
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
体现以读为主。
引导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了解于谦,交流于谦的故事。
二、讲读古诗《石灰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吟:歌唱。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读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一说“若等闲”在这里的作用?
②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在这里的作用?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欣赏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三首古诗。
四、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三首古诗。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同学们,我们要在读懂诗句、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诗人朴实无华的文风。
教学板书
墨梅(清气) 竹石(坚劲) 石灰(清白)
借物抒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3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那快告诉老师,你都喜欢那些小动物?是的,它们都很可爱,都萌萌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小动物,看,这是谁?对!一只小刺猬。(贴)那这个呢?对!一只小獾。(贴)它们两个是一对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它们的故事,称 ……此处隐藏8536个字……,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独”、“忆”。
2、学生描红。
板书: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佳节 倍 思亲
异 独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篇“文包诗”,而且是学生初次接触到“文包诗”这种体裁的课文,课文中生字比较简单,学生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所以我在本课设计时,尝试使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生字教学以检查为主,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老师帮一帮、扶一扶,明白“文包诗”的体裁特点,以及阅读方法,这样以后遇到“文包诗”体裁文章时,学生就掌握来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愿望是美好的,不过由于推翻了已经定稿的教案,时间紧迫下,新的教案思考并不完善,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1、随文识字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段落的生字忘记了强调。
2、作为了解“文包诗”体裁特点的一种手段,对诗句的理解应该点到为止,我挖掘过深,一方面失去了本意,二来也使得耗时过长,使得后面的写字任务没有了时间完成。
小学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
2、出示第3句
(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
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
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
六、齐读2、3段。说话训练:赖宁是怎么苦练跳绳的?
(各自准备--指名说,反馈评价--同桌互说)
七、教师小结。(结合2、3两段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赖宁肯下苦功夫,勤学苦练的精神。)
八、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动”。
(2)通过朗读,体会赖宁获得好成绩的喜悦心情。
2、正确朗读课文。看图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齐读课文2-3段,说一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赖宁苦练跳绳,结果怎样?哪个词写出了他很高兴?
2、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齐读两句话,找出不同点。
(2)讨论:加上“连蹦带跳”和“感激”有什么好处?
(3)“感激”换词理解。(课换成“感谢”)讨论:“感激”能否换成“感动”,为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那句话。
3、赖宁为什么能在跳绳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口头回答
4、教师小结:
只要勤学苦练,肯下苦功夫,学习才会进步,成绩才会提高。
三、齐读全文,有感情。
四、看图复述课文,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半数,用自己的话把赖宁学跳绳这件事说一遍。(各自准备,指名说,评价。)
五、总结全文。
以来宁学跳绳这件事中,你觉得应该向赖宁学习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六、练习:选词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