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10-04 16:52:17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10篇]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大班的孩子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初步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对图形的分割组合比较感兴趣。为了加深幼儿对图形分割组合关系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的发展,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习分割、组合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将一种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

3、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

【活动重点】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活动难点】图形的组合创新。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正方形的卡纸、相机。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的卡纸、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图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在哪见过?那这个机器人跟你们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这个是由什么组成的?找一找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是什么图形?看看机器人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图形的变化。

1、折一折。

(1)咱们变个魔术吧?(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这是什么图形?老师告诉你,它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会变成两个其它形状的图形。咱们都来折一折,看看它会变成两个什么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索图形的变化。师观察、指导。

(3)幼儿演示变化的结果,一个正方形变出两个图形。

(4)试着折折你刚才没用到的方法。

2、剪一剪。

(1)用剪刀剪一下使一个正方形变成两个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师观察指导。

(3)说说你的一个正方形变化出了两个什么图形?展示不同剪法的幼儿作品。

3、比一比。

把剪开的两部分图形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谁的两个图形一样大?(正方形对折后剪开,可以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图形。)

4、拼一拼。

把剪开的两部分图形拼成一个图形,能变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剪开后的两个图形还能合成原来的图形。)

三、图形宝宝大变身。

1、现在把剪开的图形宝宝再继续变化,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你现在有多少个图形?你们真厉害!一个正方形能变化出这么多图形。

2、图形拼贴。

用你手中的图形在桌子上拼一拼,既可以组合成一个图形也可以拼成一幅画,咱们看看谁的作品跟别人不一样,谁的更有创意。

3、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试着把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6的组成。

2.能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新知识。

3.在活动中能细心作业,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蚕豆种子人手6粒;两种难度的作业卡,蜡笔;数卡每人一张;含有6以内分合式的迷宫图两人一张,投影仪一台;事先和幼儿一起种植一些蚕豆。

[活动过程]

一、合作猜豆

过渡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蚕豆,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猜豆的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两人一组,每人从盘子里拿5粒蚕豆,分放在两只手里。一幼儿伸出两只手,请另一幼儿选择一只手,猜里面藏了几粒蚕豆。两人各猜3次,看谁猜得对。

评析:用“猜豆”的游戏开始本次活动,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复习了5的组成。两两合作的形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互当老师的角色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非常浓郁。

二、蚕豆分家

过渡语:蚕豆种子挤在一起,非常不舒服,它们想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它们喜欢和长得一样的豆宝宝住在一起。

1.比较观察:蚕豆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按标记分类统计。(作业卡如图,房顶做标记,房子里写数字)

难度二:分类统计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蚕豆有各种不同之处,如大小不一、颜色有红有绿、有洞没洞等,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分豆,正好可以学习数的组成。在这里,老师提供了难度不一的作业卡,适合各种水平的幼儿,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来基础上获得成功。田字格的设计还可以让幼儿复习书写数字,把数字写好。

三、蚕豆发芽

过渡语:小蚕豆种到泥土里会怎样呢?

1.每组出示3盘发芽的蚕豆,介绍记录纸的`记录方式。

2.每盘共种了6粒蚕豆,幼儿根据已发芽的数量,猜测没有发芽的数量。

评析:幼儿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蚕豆发芽记录就是紧密地联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在生活中复习运用数学知识的一个例子。

四、蚕豆开花

过渡语:蚕豆发芽以后还会怎样呢?(开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蚕豆开花的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6的组成的分合式并念儿歌“蚕豆花,蚕豆花开开,开了几片花瓣?”幼儿根据得数迅速组合在一起,并做一个花的造型。

评析:蚕豆开花的游戏不仅复习了6的组成,并且顺应了蚕豆发芽到开花的过程,合作游戏使大家非常开心。

五、炒蚕豆

过渡语:蚕豆可有营养了,它可以怎么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炒蚕豆的游戏吧,让蚕豆在锅子里翻跟头。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数卡贴在胸前,然后随音乐找朋友(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6),再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炒,炒,炒蚕豆,炒好蚕豆翻跟头。”

2.交换数卡再进行游戏。

评析:炒蚕豆的游戏又是一次形式更活泼的复习巩固过程,还能将民间游戏和本次游戏的环节、情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非常自然、真实。

[活动延伸]

1.幼儿分享好吃的蚕豆。交代规则:每人拿6粒,看看你吃掉了一粒还有几粒?吃掉两粒呢?以此类推,帮助幼儿巩固6以内数的组成。

2.在迷宫图中巩固对6以内组成的学习。以“送小蚕豆回家”的情节,将分合式穿插在迷宫中,让幼儿在分合式得数大的路上走,以避免小蚕豆被动物吃掉。

活动建议 ……此处隐藏3062个字……中的钱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干个1元、2元、5元的钱币)进行正确兑换。

提问:

①“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2元的,请问怎么换?”

②“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5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③“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10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2、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探究20元钱币的兑换方法。

(1)倾听故事:《没零钱的聪聪牛超市》

(2)讨论:“怎样帮助聪聪牛把20元钱换成零钱?”并引导幼儿想出20元钱可以换成2个10元钱。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用操作盒里的零钱随意搭配组成20元钱,组成以后,再数数你用了几个1元?2元?5元?10元钱?把个数填在记录表里。”

(4)探究20元钱的多种兑换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并想出多种20元钱的兑换方法。(如:20元钱可换成10元和5元和2元和2元和1元;还可以换成4个5元的…… )

3、制定并分享购物计划

(1)提问:

①这是聪聪牛超市里的商品图片,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商品?

②每种商品多少钱?你想买什么?

(2)出示购物计划记录表,示范讲解记录方法

引导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买的东西,并把你想买的东西画在记录表上,记下它的价格。(教师指导幼儿用图画或剪贴的方式把选择的商品记下来;选商品时选一样,记一样。)

(3)请小朋友互相讲解购物计划,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根据幼儿购物计划记录表与幼儿一同计算所需的钱数。并根据计划的可行性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活动区活动:

(1)超市:请幼儿用20元钱进入超市购物。

(2)数学区:请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20元以内钱币兑换。 附表1:20 元组合记 表姓名:

钱币面值 ( )个 一元 二元 五元 十元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特征自主探索5的加法,并列出5的加法算式。

2. 初步理解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3.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图。

2.苹果(5的加法图)、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活动过程:

1.以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很多动物约好一起去秋游,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呢。”

2.拍手游戏:复习5的组成

小动物们可开心啦!邀请我们一起玩“5的拍手游戏”。

师:“我拍1”幼儿:我拍4,师幼:我们一起拍拍手。

3.来了几只动物。(幼儿看图自主探索学习5的加法)

(1)集体探索5的第一组加法

教师: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看谁来了?(出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呢?(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话说清图片的意思吗?谁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1、4、5各表示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师: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呢?请你从篮子里拿一张图片,先学会用3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图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个别幼儿进行交流。(先用3句话说清图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1)教师把幼儿探索出的算式题贴在黑板上,读一读。

(2)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些,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把相同数字的算式贴在一起。)

(3)请幼儿观察2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加法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可以互换的规律。

5.游戏摘果子:复习巩固

教师:小动物们来到了果园,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题做对了,水果才能带回家。

苹果:看图编题,列算式。

梨子:写朋友题。

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1)幼儿任选一种水果进行操作。

(2)评价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玩“羊肉串”的游戏活动中,练习数物对应。

2.通过送“羊肉串”情节,幼儿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会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棒每人每年10根,每根小棒上分别挂上数字1-10的数字牌。

2.将泡塑纸剪成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小块若干。(羊肉块)3.布偶小狗、小猫、小羊、小熊、小兔、小猴各一,电话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小狗,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狗汪汪的羊肉馆生意可红火了。这不店里的羊肉串都卖光了。“(电话铃响)”瞧!电话铃又响了,小动物们又来订购羊肉串了。小狗的羊肉串来不及做,我们去帮帮它吧,好吗?

二、幼儿制作羊肉串,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提出制作要求A.每人做成10根羊肉串。

B.每根羊肉串上的肉块数量和数字牌上的数目一样多。

2.教师分层指导(1)操作水平较低的幼儿引导他们根据小棒上的数字牌串上相应数量的羊肉块,练习数物对应。

(2) 操作水平较高的幼儿,在他们练习数物对应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练习间隔排列,如:方形、三角形间隔,或根据大小、颜色、间隔排列。

A.幼儿将“羊肉串”按羊肉块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

引导幼儿尝试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按羊肉块数量从少到多排列。

按羊肉块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请个别幼儿幼儿讲讲:你是怎样排列的?

B.情景游戏:送“羊肉串”

师:“羊肉串都做好了,我们现在帮忙将羊肉串送到每只小动物家里去好吗?

1. 小猫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的数量是4,找一找,你有没有小猫订购的羊肉串?

2.个别幼儿送羊肉串。集体送羊肉串。同样的方法让幼儿送羊肉块数量是1、2的羊肉串。

3.小熊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少1。

4.小兔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多1。

5.小猴订购的羊肉串有两种,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少1,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多1。

6.同样方法让幼儿集体送羊肉串,老师检查纠正。

三、结束游戏——小朋友今天帮了小狗汪汪的大忙小狗非常感谢你们,它给我们也送来了一些羊肉块,我们先放在活动区,等游戏的时候我们再玩,好吗?

四、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让幼儿玩“羊肉串”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