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 知道一些常用的夏天降温和防晒的方法。
2、 能通过动手操作把防晒用品和降温用品进行分类。
3、 愿意动手操作,尝试降温的方法。
活动重点:
知道一些常见的防晒、降温用品并能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喜欢探索降温的方法,并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1、 提供一些常见的降温工具,如:扇子、小型风扇、冰块等。
2、 提供一些常见的防晒用品,如:防晒霜、太阳帽、太阳眼镜。
3、 每组准备一盆热水。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夏天到了,天气很热,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变凉快的呢?
幼:开空调、吃冷饮。
小结: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使自己变凉快。
二、 认识一些常见的'防晒、降温工具。
1、 认识材料的名称。
师:这里有许多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
(教师出示所有提供的材料并一一说出名字)
师:你们知道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吗?
小结:这些材料有的是防晒用品有的是降温用品。
2、 了解材料的用途。
提问1:(出示防晒霜)这是防晒用品还是降温物品?它有什么用?
小结:防晒霜是一种防晒用品,涂在身上不容易被晒伤。
提问2:(出示太阳帽、太阳镜)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小结:太阳帽、太阳镜是保护我们的脸和眼睛不被太阳晒伤的防晒工具。
提问3:(出示扇子、风扇)这是什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小结:扇子、风扇是降温工具,可以让我们凉快下来。
三、 把提供的材料分成降温工具和防晒工具。
1、 提操作要求。
师:在每组的桌上放有一些材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把这些材料分降温用品和防晒用
品两类,分别装在两个框里。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大家互相检查一下有没有分对了。
(如有错误请大家一起讨论并改正)
小结:夏天可以用防晒用品来保护自己,还可以用降温工具让自己凉快下来。
四、 有趣的降温小实验。
1、 教师讲解如何操作实验。
师:现在在每组桌上放有一盆热水,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给这盆水降温。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不能打翻水,不争抢材料。
3、 交流讨论降温妙招。
师:大家都成功了吗?刚刚你们都用了什么好办法让水降温的?
(用嘴吹、用扇子扇、放冰块进去……)
小结: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让自己凉快下来。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提供各种降温工具,供幼儿探索降温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感知袋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袋子的不同作用。
2、知道购物时要使用环保袋,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袋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袋子。
1、出示各种各样的袋子: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二、感知袋子的多样性。
1、谁能说说你看到这些袋子的感受。这么多的袋子都一样吗?一眼看上去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每人拿一个袋子进行观察,说说自己拿的袋子的特征:如果你观察袋子,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启发幼儿说出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地、外形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
3、现在请你按照刚才我们说的几方面来观察袋子吧。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袋子特征,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袋子的共同作用和每种袋子的特殊作用。
1、虽然袋子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想想是什么呢?它们都可以装东西,可是装的物品都不一样,你知道你的袋子可以装哪些东西吗?用这个袋子装上东西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请幼儿看书,说说书中每种袋子的特征及用途。
四、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见到的其他袋子,增强环保意识。
1、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袋子呢?你们和爸爸妈妈购物时,用什么袋子装东西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会使用环保袋,这样就可以重复利用袋子,不会浪费一次性袋子,为我们国家节省了资源,更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环保。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一开始在引导幼儿观察塑料袋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可回收标记”的存在,进而主动探究这个标记的意义。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提供各种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来帮助幼儿理解“环保”等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这样,幼儿获得的才是具体化、情景化和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与操作,初步感知不同纸制作的睡莲的吸水性能,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不同质地的纸(如油光纸、白卡纸、拷贝纸、牛皮纸、报纸、植绒纸、素描纸)折成的睡莲花、水盆、沙盆、土盆、以及实验结果记录表。
认识上述各种纸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一纸制的含苞待放的睡莲。小朋友们想一想,纸制作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幼儿猜想)
2、指导幼儿把睡莲花分别放入装有沙、土、和水的盆里,仔细观察。
请小朋友想一想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
(请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二、猜想活动
出示不同纸质的睡莲,幼儿猜想。
指导语:请你们猜一猜,把这四种不同的纸制作的睡莲同时放入水中,哪种纸做的睡莲 ……此处隐藏6770个字……说到西瓜等球体时,我能及时的纠正,并正确引导。告诉他们,当我们将西瓜切成两半时,中间的那个面就是圆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也是如此,强调物体的`面。
本次活动我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活动目标预设的要求。在活动中,枯燥的认知活动变成了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通过幼儿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为幼儿认识各种图形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在活动中每个环节都能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环节与环节之间也较紧密,好像真的在漫游一般。
当然,活动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次活动虽然进行的很顺利,课堂气氛也很好。但是,每节课都需要精益求精,活动的前两个游戏都用到了ppt展示,正是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ppt的制作没有周全的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只是完成任务式的。就如第二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都躲在这两幅画的哪里,依次找出三个图形。我只是运用绘画工具画出两幅由各种形状组成的画。画是静态的,如果能制作成动态的,孩子通过用鼠标点击正确部分,该部分就能放大或跳动,让孩子们能更清楚地发现藏在画里的图形宝宝。我也相信此时的课堂气氛会更好。这也说明了我制作课件的水平存在局限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向电脑方面擅长的老师学习制作课件的技能技巧,是自己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活动中我还存在很多经验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的激情还达不到最佳状态、存在背教案的现象、语言还不够精炼、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的同时要真正体现出活动的重点等。
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学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不断学习和改进。不管是教案的设计,还是活动的组织,都应该在不断地实施和反思中成长。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第一主题活动《快乐小天地》中的一节科学领域活动课《神奇的发现》;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1、放大镜对准观察的实物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2、把放大镜放到眼前,慢慢的移向所观察实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楚为止。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去探索事物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的明显变化,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把自己所观察的物体看清楚并不清楚,所以,我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知道如何在探索中正确使用放大镜。
本节课我将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设为重点;探索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设置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探索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发现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看清物体操作的并不准确。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设计了说——听——看——用——展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学习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2、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3、学习观察,体验探索事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故事《神奇的镜子》。
2、视频《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放大镜人手一个。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水果、动物、交通工具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说说放大镜的神奇
1、出示实物
师:“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谁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师幼交谈
二、倾听故事,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师:那咱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神奇镜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你们要认真看,仔细听!听一听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倾听故事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观察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1、观察放大镜
师:放大镜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快从你们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镜。看一看放大镜的镜片,摸一摸镜片的中间和旁边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问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放大镜镜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镜能够把物体放大。
四、尝试使用,探索放大镜的'用法
1、清洁镜片
师:现在请大家从盒内拿出镜片布,把放大镜的镜片擦一擦;在平时使用放大镜时要保持镜片的干净,以便于看清我们所要观察的图像内容,擦好以后把镜片布放回盒内。
2、提出要求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图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请你找到它。那怎样才能看清楚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注意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才看清图片的,一会儿,把你使用放大镜看清图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现在开始行动吧!
3、幼儿操作
4、教师提问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把你所观察的图片看清楚的?
5、个幼回答
五、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
师: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吧!
2、师幼交谈
师: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谁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物体是像这样放置的时候,放大镜对准所要观察的图片上方,上下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像刚刚我们所观察的图像是在墙面上的,那我们就要将放大镜对准图片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
六、操作体验,尝试记录探索结果
1、出示记录表
师:这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图片,一会儿要用你们手中的放大镜去观察图片上的内容,找到相同的大图片插在对应的空格内;在桌子上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记录表,它们分别是水果类、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类别的记录表,并完成上面的内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记录表粘贴在相应类别的展板上。注意: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幼儿完成后把记录表贴在操作板上,师幼共同欣赏。
七、成果展示,区域中进一步探索
师: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很多我们用眼睛看不清的物体,在区域材料中有很多细小物体的图片。区域活动时,大家可以拿着放大镜去探索更多的有趣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