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4-07-12 19:06:44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都说人类征服了自然,但当自然灾害来临,人类却是如此的渺小……

1976年7月28日那天晚上,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在短短的几秒内,一个平静的城市瞬间灰飞烟灭,成为一片废墟!

我是河北省人,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为受难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当年的惨烈灾难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亲母亲,在地震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还在家里的两个孩子,父亲为救孩子冲进将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难。当两个孩子被发现压在同一块石板下,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儿在一场大雨后奇迹般生还,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因不能理解母亲,记恨母亲32年。后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锯断女儿的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亲人,永远是亲人,当回到久违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亲为自己洗好的西红柿;看到母亲下跪道歉;看到母亲给自己买的书本和书包,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泪水。此时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为这伟大的母爱和无私的奉献!

看完了《唐山大地震》,我们感动着。灾难过后,在救援人员还没到来时,幸存的人来不及为亲人们哀悼,毅然团结起来救援同胞;无数的英雄解放军同志们为了抓紧时间,顾不上吃饭睡觉,不分昼夜地寻找生存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一切挫折困难。虽然唐山损失惨重,但我们不同情唐山,相反,我们对唐山充满信心。如今,唐山没有让我们失望,在大家团结一致地努力下,唐山已从灾后重建中恢复,经济迅猛发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明争暗夺,私下里竞争激烈,团结已被人们遗忘,却不知这只能让自己和团队,退步,却步,而迟迟不能进步!就像有了创意、时间、行动,却没有团队。即使你一个人单打独奏,没有团队的合作和团结,齐心协力,是不会有所突破和进展的!愈是达成目标,愈要团结互助,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看完电影,我们感动,感谢,更要感恩!幸存的唐山人民感激抗震救灾时遇难的同胞,感激全国人民对他们伸出的援助之手。而我们,在快节奏地生活的同时,应该抽时间去看看我们的亲人,珍惜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感恩他们对我们的爱护和关怀,留住身边的幸福时刻。亲人,这是多么温暖的字眼,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亲人,感恩社会,让感恩的心代代相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呐喊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三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的是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啊!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这部电影真的好感人,好感人,这种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不放弃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质,不都值得我们敬佩吗?剧中的王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无价的生命!记得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元妮就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悲情?感动?承重?……

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泪,无声地流下,滑过了面颊,滑过了身体,无声地落在了地上......这是许多人观看这部影片——《唐山大地震》时的情景。最近,我也观看了这部催人泪下的影片,我的整个身心都受到了深深地震撼,一幕幕情景在我心里久久挥之不去。整个故事围绕的是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人类史上一次可怕的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带着孩子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无奈、最困难的时候做出人生最艰难的抉择。放弃自己亲生骨肉时的伤痛感;在面对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时的悲伤感;在看见失踪女儿回家时那种既欣喜又悲伤的感觉,犹如在人群中扔下一颗催泪弹,令人为之动容!有时回想,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微乎其微,灾难来临时,只能看着亲人离自己渐渐远去,只能选择自己能做到的,只能尽力将灾难减到最小,只能含泪抉择!哭,不能挽回已发生的事,既然发生,就要去面对!

唐山地震卷走了24万条鲜活的生命。电影里许多细节展现出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贫困,6分钱能买好几只冰棒,住的是矮小的平房,现在,买一台电风扇已经是家常便饭,而在电影中,两个孩子竟因为爸爸买了一台电风扇(现在看来很老式)而欣喜若狂!贫穷,正显出那个年代的救人之不易,地震发生在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刚刚睡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就再醒不来了。

地震在银幕上的时间并不长,但却令人产生了震撼:天边紫光爆发的瞬间,火花飞舞,路灯闪烁,岳撼山崩,仅仅几分钟时间,一个静谧美好的城市瞬间化为人间地狱,婴儿的哭声夹杂着人们的喊声,叫声及哭声,让观众心中如刀割般剧痛。

当方登(女主角)与母亲相隔32年相遇时,观众们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当孩子爸爸舍身救母亲 ……此处隐藏8890个字……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无法愈合的内心伤痛,得到了观众的深切共鸣。

此片在前期宣传中着重强调的感情戏,在实际放映中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真实的灾难面前体现的人性的光辉,母性的伟大,残忍的抉择以及命运的捉弄,让很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以及经历过地震的人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影片深深的敲击着我们每个国人的心灵,尤其是2008年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地震,这些惨痛的画面犹然在目,这些救灾的经历就在眼前,每一个走进影院的人都怀着一份悲情,一份感动,一份怀念,一份沉思去观看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它商业性的宣传,也并不是因为它吸引人的场景,而是那份感动影响着我们。当灯光伴着片尾结束曲亮起的时候,很多人的眼中泛着泪花,也许片子中主人公的相逢是一种缘,但这三十二年的伤痛,却永远无法弥补。

本片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遭遇的罕见大地震,以及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在废墟中抉择,从无奈中生存下来,体现了人性光辉和伟大,以历史的长镜头记录了唐山大地震所影响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其中的感情描写生动深刻,真实感人,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令人感到,发人深思。我们不禁责怪大自然的无情,我们又不禁感叹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珍视所拥有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人生短短数十寒暑,当一切和生命的伟大与崇高比起来,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回到现实,当我们为了利益、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的时候,我们是否去体会了身边的那一份份情谊,那是一种真情,更是一种真爱。徐帆在影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听到这句话,我和在场的很多人一样湿润了眼眶,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泪水,更是心灵深处的触动。

希望大家有机会走进影院,去感受,去体会。希望大家能够从影片中有所收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今天有机会看了《唐山大地震》,不禁被几处感人的片段引得几次落泪。

影片一开始,无数只蜻蜓随着镜头、沿着铁路飞去。方大强以为是一场大雨即将到来的预兆,却不知那晚是他和家人来不及说再见的永别。哄完可爱的龙凤胎睡觉、干完活,大强和元妮在卡车里偷偷亲热——美好,羡煞旁人。一阵巨响,美好散去,悲剧到来。塌了,都塌了。死了,都死了。我不敢再看,于是闭上眼,随着倒塌的巨响和人们的惨叫,在脑海里放映记忆中叫做地震的东西。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觉得现实的悲惨程度绝对要比电影里强大得多。为了救元妮,大强死了。地震停止后,两个孩子分别被压在一块楼板的两端。时间紧迫、救援条件落后——元妮经历了人世间最残忍的抉择——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而在她说出救弟弟三个字后,女儿绝望了,元妮也给自己留下了人世间最最巨大的愧疚。欣慰的是,方登幸存。

灾区重建中,孩子的奶奶和姑姑怀着悲痛和对元妮的埋怨,来接小方达去济南。长途汽车开动时,孩子的姑姑对奶奶说,接走孩子就是要了元妮的命。停车,奔跑,“妈妈!”“达!”徐帆撕心裂肺的叫喊,整个影院万籁俱寂,我的视线突然模糊。眼泪决堤了。

时间一转,1986年。幸存的弟弟和姐姐都长大了。弟弟断了条胳膊跟着妈妈,过着拮据的日子。姐姐被军人干部家庭收养,生活条件宽裕,但方登时而会在梦中见到自己的亲人,哭喊,醒来,头痛。方达断了胳膊,妈妈认为他应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方达没有。坚强的他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证明自己的道路。关门,儿子离开了,元妮瘫软了。镜头一转,方登背着行李去大学报道,邂逅了负心汉。

几年过后,事业飞黄的方达开着Bmw,带着女友回家看望母亲,要把母亲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元妮固执地要求一直住在老房子里,用她的话说,她怕大强和方登的魂回家时找不到路。她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镜头又转,方登怀孕、退学,离开了养父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子。

2008年,汶川地震。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到灾区支援。无巧不成书,两人在偶然中相认,虽然影片没有描写,但是过程大家可想而知。收到女儿幸存的消息,元妮颤抖得连饺子皮都捏不上。我本以为方登进门的时候,元妮会跑出来跪在女儿面前忏悔。但是心情复杂的元妮却是异常平静地请女儿先进屋。下跪、忏悔、泣不成声。我再次投入剧情。又哭了。女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的绝望与憎恨,折磨了母亲32年。“亲人,终究是亲人!”方登在墓地抱着母亲痛苦时,我还是没有忍住泪水。

23秒,32年。苦,真苦。地震带走的不仅是人们的生命,也带走了幸存的人的思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在那张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唐山大地震中,死神冷酷无情的带走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坍塌的房屋,远远近近连成了一片废墟;往日和谐宁静的唐山变成了人间地狱,地上堆满了尸体,血流成河;幸存下来的人们身上雨水、泥水、泪水、血水混在一起,用双手拼命挖掘者被掩埋的亲人、朋友,烟雾弥漫中,“哭声,喊声,嚎叫声,声声入耳”……唐山大地震那悲惨的一幕幕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主人公原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四口。地震残酷的带走了爸爸方大强,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又被同时压在了一大块水泥板上,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否则两个孩子都活不了,我的心不禁被揪了起来。妈妈元妮迫于无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然而姐姐方达也奇迹般的还生。当本来漂亮可爱的方登肿着一只眼睛、披头散发、浑身泥土、衣衫褴褛的从满地尸体中苏醒过来时,很多人被这悲惨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地震啊,你为何如此无情!!!而另一边,妈妈元妮紧紧搂着失去了一只手的方达,她喃喃的念着:“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很多观众擦了擦红扑扑的眼睛。而幸运的方登被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整整三十二年,方登都没有去找妈妈和弟弟。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她以为妈妈只爱弟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再次震惊了全中国。已是大老板的方达和身在加拿大的方登都去救援……一家人终于重逢,方登也终于理解了妈妈当年无奈的选择。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唐山大地震》的导演冯小刚说过:“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亲人永远是亲人,血缘关系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这一家人早日重逢该多好啊!

地震是无情的,而爱的力量是无穷。亲情的爱让很多人坚强的活了下来,全国上下对受灾人民的关爱让唐山很快走出灾难,如今的唐山焕然一新,到处耸立着高楼大厦。但那1976年死去的242769人和受重伤的164851人、受轻伤的544000人,时刻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同样惊心动魄,如今汶川正在重建,或写灾难后的人们更强大。

我希望人们对地震的自我救护意识更强一些。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房屋越来越结实,在地震中的损失越来越少。梦中的我还惦记着《唐山大地震》,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