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工作报告

时间:2025-09-09 14:39:09
救灾工作报告

救灾工作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救灾工作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救灾工作报告1

纪委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汇报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严重波及。全镇受灾万人,因灾死亡人,个村、个社区不同程度出现灾情,共倒塌房屋14605间,震灾造成危房48036间,倒塌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企业房屋损毁严重,全镇水、电、气不通,共直接损失亿元,间接损失亿元。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一线指挥,纪委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强化纪律,加强监督,做好表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忠诚卫士”光荣称号,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反应迅速,措施得力。

灾情发生后,镇纪委在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第一时间参与抗震救灾,协助镇党委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指挥后勤中心组、治安组、民政救助组、农村工作组、电力通讯保障组、卫生防疫组、救灾物资督查组等十二个工作组,镇纪委书记任救灾物资督查组组长。在得知小学教学楼倒塌,数名师生被压在废墟之下时,及时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立即奔赴现场,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冲上废墟救人。当时学校教学楼全部倒塌,仅剩下楼梯,几十名学生和老师被压在废墟之下呻吟,由于预制板等建筑垃圾太重,缺少工具,靠手和钢钎救人速度太慢,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党委书记果断决策亲自开车到向部队请求支援,由于部队迅速到达,救援及时,在12日晚9点全面完成救援工作,全校死亡1名教师,名学生,把伤亡人数降到了最低。在组织救援的同时,组织机关其他党员干部到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查看灾情,转移安抚群众,组织群众在外搭建帐篷,护送伤员到镇卫生院医治。

二、妥善做好遇难者家属善后工作。

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我镇死亡65人,其中学生17人。为了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善后工作,镇纪委积极协调民政、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与遇难者家属结对子,在短短三天内,全镇65名遇难者全部实现火化或深埋,及时为死难者家属发放抚慰金32.5万元。为了稳定遇难学生家长的情绪,把德阳、什邡两级有关干部、机关有资历的'老领导、党委班子成员、教师、联村干部组成工作组与遇难学生家长结对子,与他们交心谈心,讲政策,为他们送去各级、各层面慰问金2万多元,还送去米、油、帐篷,最大限度地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目前,遇难学生家长情绪基本稳定。

三、规范管理救灾物资发放工作自“5.12”地震以来,上级组织及社会各界给予了我镇巨大帮助,救灾物资和资金进出频繁,对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纪委充分发挥“管家”的作用,严格按照市委关于救灾物资管理、发放的纪律规定,加大对救灾物资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准确、有序发放给受灾群众。截止月日,全镇各类抗震救灾资金到位元,发放农村救灾生产、生活补助及农村自建建过渡房补助款等元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使用管理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抗震救灾工作的大局。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镇纪委成立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小组,并健全了镇、村、组三级领导小组及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和监督体系。为加强救灾物资的管理,镇专门指派了7名镇干部负责救灾物资的接收、管理和发放工作,对上级下拨的物资认真清点,统一管理,及时将物资按要求分发到各村和社区、分门别类地建立收支台帐,做到收入、支出和库存一目了然。

二是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救灾物资发放严格按照优先保障重灾户的原则。为保证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家属遇难户、倒房户、危房户和特困群众手中,防止和杜绝优亲厚友现象。我们及时制定了《抗震救灾物资管理办法》、《抗震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抗震救灾资金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救灾物资、资金实行统一登记、专帐管理、统一调配,确保救灾资金物资真正用在“刀刃”上。同时镇和各村(社区)都留存了救灾物资发放名册作为备查使用。

三是加强督查,强化监督。镇纪委在对全镇救灾资金物资发放使用的监督中,积极畅通信访渠道,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的监督。5月18日,师古村11组组长在运输救灾物资途中擅自将两件衣服拿回家中。当晚数百名群众围攻村部反映此事,镇纪委在接到消息后及时到组了解情况,批评教育了组长,退回了衣物,平息了群众的愤怒。村的汽车司机在运输救灾物资路途中把两块花胶布私自拿回家中,镇纪委接到举报电话后立即赶赴该村,查明确有其事,勒令当事人交回村部并给予处分,在半小时之内给予村民满意答复。还有村10组村民反映救灾物资发放不公平,反映干部私自拿净水器回家使用,社区发放救灾物资时打伤社区主任等,镇纪委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事态扩大,没有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

救灾资金发放使用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自8月12日至22日以来,镇纪委受理群众反映关于救灾资金使用情况问题的举报9件(含市纪委转来的件),镇纪委都是及时深入村组调查处理,目前已全部办结,及时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加强卫生防疫、消毒的督查工作,确保了各项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努力做好卫生防疫督查工作,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镇纪委每天下到场镇人群密集点、各村、企(事)业单位调查了解防疫员工作情况:打药次数,发放群众饮用水消毒药片情况,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有无疫情发生等情况,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五、督查抗震救灾其他工作,保障抗震救灾平稳推进。

积极协调供电所、水站和气站,组织人员抢修线路、水管和天然气管道,短时间内全镇恢复供水、通电、供气:14日场镇实现通电,17日全镇各村、社区通电,15日实现全镇供水,16日全镇通气,群众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不定时抽查治安巡逻队巡逻情况,协助派出所对震后制造各种恐慌的谣言进行了澄清和查处。5月14日,不法分子散布即将有洪水爆发,引起群众恐慌外逃,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向群众解释,正面引导,打消了群众的疑虑。5月15日夜,胡某散布有藏胞袭击村民的谣言,纪委和派出所多方拦截,迅即将其抓获,进行了治安拘留。至此境内再也没有谣言流传,稳定了人心,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作好信访工作,当群众的贴心人。

自“5.12”地震发生后,纪委安排专人负责在镇指挥部接听群众来电。三个多月来,共接到举报电话1000多次,最多的时候每天达30多次。对群众的每一个的举报都耐心解释,及时处理,给群众满意答复,维护了社会稳定。

救灾工作报告2

我局在接到省民政厅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督查通知后,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协调防 ……此处隐藏7260个字……区大力支援重灾区”的指示精神,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全力以赴支援重灾区。通过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截止6月10日,全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共接收各类捐赠款物4154万元。我市先后派出武警、消防官兵、交警、医护人员、卫生防疫人员等1600多人,300余车次到青川、都江堰、汶川、平武等重灾区参与抢险救援。全市有2512名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支援重灾区。市委、市政府向成都、绵阳、德阳、阿坝、广元、雅安等重灾市(州)捐款捐物210万元,调运大米、面条、食用油等亟需救灾物资近200吨。积极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同时,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严格加强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切实加大了对救灾款物的接收、管理、使用的监管力度,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合理。

(五)坚持“两手抓”,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按照重建规划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纲要》和一个总体规划及八个专项规划,正在有序开展重建工作。同时我们着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抓紧开展了农业“三抢”工作,小春粮油实现全面丰收,增产6.2%;大春生产基础扎实。着力推进工业提速增效,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23.2%左右。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5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4亿元,占计划的36%。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市委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点抓好“三孤”、“三无”人员的生活安排,按照“钱粮同步、粮随钱走”的发放原则,严格救灾款物的发放管理,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有基本医疗。

(二)进一步做好防止次生灾害工作。全面落实受损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重点做好水利设施的安全度汛工作。继续加强对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坚持主动处理、及时处理、安全处理,实行排险与避险相结合,落实科学的防范措施,严防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

(三)进一步抓好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应急安置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生活恢复与生产发展相结合、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相结合”的要求,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确保倒房户在年底之前搬进新居。继续抓好学校危房鉴定和排危处理,对暂时无校舍的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其安全复课。

(四)千方百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按照坚持“两手抓”、夺取“双丰收”的要求,尽力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确保实现提速增效;加快服务业发展,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加快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民生,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中国教育资源—网

救灾工作报告5

现将我x对今年6月份以来防汛救灾工作的评估分析有关情况报告

一、受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自今年6月8日以来,我市大范围连降暴雨,致使我市地方公路损毁严重。截止目前,全市累计中断公路xx条,其中县道x条、乡道xx条、村道x条。目前已抢通xx条,其中县道x条、乡道x条、村道x条。不同程度受损公路xxx条(段),其中县道xx条(段)、乡道xxx条(段)、村道xx条(段),冲毁路基8.413公里13018立方米,上、下边坡塌方1217处141863立方米,冲毁护坡2处32立方米,冲毁挡土墙184处26467立方米,砂土路面被毁1560.2公里(4109686平方米),油路面被毁8.5公里(57500平方米),砼路面被毁0.2公里(750平方米),桥梁被局部毁坏13座364.75米,涵洞被全部毁坏80道623.5米,涵洞被局部毁坏175道967.73米,房屋被毁坏1栋45平方米,经济损失共5447.886万元。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受灾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路基损毁严重。暴雨过后,我市地方公路发生多处下边坡塌方,塌方多发生在靠山修建的公路上,沟深路险,给以后修复带来相当大的施工难度。二是路面损毁严重。由于我市地方公路等级低,在养地方公路中大部分为砂土路,抗损毁能力差,暴雨过后,造成我市大面积地方公路路面受损。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在防汛救灾工作中,我局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交通行业防汛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召开防汛专题会议,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本次强降雨可能给交通行业带来的灾害,局领导亲自组织研究部署防汛防御工作并亲自带队深入抢险一线督导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二是进一步抓好地方公路安全事故防范工作。多次组织开展汛前检查,实行雨季公路巡查制,对本辖区内临江、沿河、傍山的可能发生水毁的管养公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排险检查,特别对危桥、漫水桥和过水路面进行了重点排险检查。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所管养公路防汛救灾抢险畅通工作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防汛物资、设备和机具的储备工作,全力做好防灾救灾准备。三是狠抓道路运输安全源头监管,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职责,加强gps车辆监控系统的监控值班,对各运输线路、雨量、塌方等危险路段及时通报驾驶员,加强防范,严禁车辆冒险通行。四是切实加强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组织开展了全市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每个渡口码头、每艘渡船特别是重点渡船进行仔细检查,严防超载超员、带隐患船舶以及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渡运。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与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渡口码头、渡船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督促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渡运安全。五是进一步完善制定了《xxxxx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并落实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有关器材以及重新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密切关注灾情,充分做好各种灾情抢险准备工作。六是严格执行全天24小时值班汇报制度,编制值班领导、工作机构和信息上报人员联系表,落实值班责任制,确保汛期安全信息和防汛动态上下畅通。

因此,我局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切实做到了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和措施到位,确保了防汛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一是受灾公路抢修工作迅速、成效明显,确保了公路运输畅通。二是汛期道路运输工作组织有力有序,没有出现因防汛不力造成运输堵塞、运力不畅等现象。三是防汛救灾工作中没有出现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行业稳定有序、安全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资金筹措困难,一些水毁较严重的路段、危桥、危涵因资金无法到位一时难于修复;二是应急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本级应急预案与上一级应急预案的部分内容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建议

(一)加大对水毁公路修复资金的投入,以便加快受灾公路的修复和重建。

(二)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部门预案得到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和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并与上一级有关预案能更好的衔接和配套使用。

《救灾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