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24 16:52:13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既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字12个。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爱护她的情感。在当前情况下跟上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在火车上你们都看到过什么?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车,去看一幅流动的画。(板书课题)(生发言)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把预习中画出的生字读一读,看看都认识了没有。(自由读课文)

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实践

1.请同学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并交流)

2.(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这排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说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观察思考后,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的。)

(2)这里有两个难字:“梭”“橘”,谁能想出记住它的办法?(出示课件,并谈认识两个字的方法。)

(3)出示课件,认识“忽”“弄”,前面我们认识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读音。(指名读)

3.巩固识字。(游戏法检测)

看!现在开来了一列火车,满载着我们今天刚刚认识的'生字朋友,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继续前进。(指名读词语)

四、学习课文

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读课文。请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就要开了,让我们坐上这列火车,一起去看这幅流动的画,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怎样的?(学生听火车开的声音,然后自由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学生回答所看到的车窗外的景色。)

2.让我们透过车窗来看看这幅流动的画,(出示课件)你看了这幅流动的画,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看图,想像并回答。)

3.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读读书中对这一幅流动的画的描写。(自己在小组里练读并指名读)

4.出示对比句子,请学生读,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学生自由读)

5.发散思维:火车在不断地前进,它又到了哪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想像后回答)

第二小节:(出示课件)

1.看图谈感受。面对这样一幅幅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做,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煟熝生谈感受,看图说意思。

2.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娃娃?为什么?

读句子:“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要弄脏它!”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知道不能弄脏它的原因了吗?板书:爱(看课件,指名读、齐读。)

3.看到他如此热爱祖国的美景,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4.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随父母坐上火车去外地旅游,你会怎么做呢?(结合实际,自由发言。)

五、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

2.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

3.结束语:

今天我们登上火车去看了一幅流动的画,祖国的山山水水这么美,我们都要用我们的行动去热爱她,保护她,只有那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美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征、启”等12个生字。会写“言、着”等7个生字。学习新部首弓字旁、走之儿和戈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知道小牛的两张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4、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商讨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诵读课文,使学生学会如何交友、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

教学难点及突破:让学生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动物头饰、写有两张启事内容的文字片。

学生预习课文。学生每人一套生字卡片、一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直接导入

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小牛是用什么办法找朋友的?(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2、质疑

师:通过预习,把你懂得的问题提出来考考大家。(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把有价值的问题特别强调,如:征友是什么意思?启事是什么意思?它想征什么样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能解决?读书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小伙伴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都觉得难读的句子教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的问题)

4、示范读

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

三、再读课文识生字

1、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生字。

2、分小组合作识字,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猜谜语等)

3、分小组读生字卡片,丰富词汇。(卡片上拼音带字,组多个词)

4、请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5、抽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张、迎、或”,分别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部首是什么?特别注意戈字旁的讲解。

2、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说说怎样写才好看。如:哪一画应该写长点,哪一画应该舒展些,哪一画靠近竖中线等。

3、描红。

4、示范写。

5、临写。

6、练习、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出示相应的卡片,看谁出得又快又准。然后再请一个孩子教读。

2、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牛想找

……此处隐藏15769个字……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2、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投影“紫丁香”的图片,提问:

有谁认识这株植物?

2、有些同学悄悄地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起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同学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5、猜字谜:

舌头尝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四、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朗读展示:

读自身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检查同学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写的字,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汽车”游戏。

师: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

二、朗读课文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同学练读,指导同学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4、同学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示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同学: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假如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4、同学选读,选自身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小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6、全班包括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四、说说背背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看着画面自身练习背诵。

3、扮演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同学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六、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

2、交流自身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分角色读、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教师板书:尾巴消失捉害虫、

5、小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五、演一演

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六、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