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时间:2025-11-14 16:52:11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表示相应的数字而没有深入。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单数、双数),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点内容。单数和双数有哪些性质?学习单数和双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幼儿对单数和双数有更深的了解,扩大一下知识面,我想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因此设计了《单数和双数》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主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初步体验,感受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

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1、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1、师:我发现小蜜蜂们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现在请你们先检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几桶花蜜呢?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可请全体幼儿一起验证送的对不对,比如送5桶和8桶时。)

3、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用手指来划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过,好吗?(教师从1-10依次用手指通过花蜜桶)

4、教师把可以通过的数字往下移。

概念介绍:

--不可以通过的下面多出了一个,孤孤单单的,我们叫它单数。(同时出示字卡"单数") 提问:单数有哪些?

--可以通过的都是一对一对好朋友,我们叫它双数。(同时出示字卡"双数")

提问:双数有哪些呢?

5、小结:所以1-10中单数有:1 3 5 7 9 ;双数有: 2 4 6 8 10 (教师边指幼儿边念)

6、现在考考你们,3是单数还是双数?(5、8、10)

6、教师再次进行小结:所以1-10中,单数有:1 3 5 7 9 ;双数有:2 4 6 8 10

三、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师:小蜜蜂们真棒!采了这么多的花蜜,还认识了单数和双数。现在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把你们分成两队--A队和B队 问题回答对的,那一队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看哪队得到的红旗最多,那队就是冠军,每人将会得到一份小礼物。现在比赛开始,小蜜蜂们加油了!

(一)第一轮 :必答题

请认真听题:

1、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单数。

2、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二)第二轮:抢答题

教师讲解规则:当我说:"预备,开始"后,看哪队的小蜜蜂先举手,就请哪队回答。回答错了,机会就给另一队。

1、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单数。

2、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双数。

3、请说出1-10中最小的单数和双数。

4、请说出比5大的单数。

5、请说出比8小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三)第四轮:附加题

规则:两队各派一位代表进行石头剪刀布,决定哪队先回答,答对加一面红旗。(进行两次)

1、说出我们身体上哪些是单数的?(如一个头,一个鼻子,一张嘴等)

2、说出身体上哪些是双数的?(如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等)

(四)比赛结束,评出本次比赛的获胜方。

四、拓展幼儿的经验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数字。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单数和双数呢?(门牌号、车牌)

2、(出示门牌号车牌)提问 :这是什么?

那么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呢?

教师小结: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一个数不管它有多大多长,只要它的尾数(最后一个数)是单数,那么它就是单数。如果它的尾数是双数,那么这一整个数就是双数。

五、幼儿操作联系:停车场

1、(出示停车场)现在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都倡导大家要文明停车,我们也来帮帮忙,把车牌号是单数的车停在一起,把车牌号是双数的车停在一起,你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幼儿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幼儿进行两个两个数,正好数完的那个数是双数,剩一个的那个数就是单数等抽象词句让幼儿记背区分。

《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于是我采用多种游戏开式开展了此项活动。

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世界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对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主张,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教学活动,拚弃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 ……此处隐藏13238个字……

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树长大了》是一则排图讲述,它由四幅图片组成的,它简单再现了小树成长的过程,画面的变化较为显著,图片间的联系容易发现,很适合小班孩子观察讲述,但在具体过程的实施中我也深有体会,现在我边讲环节边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

第一环节:激趣引疑

我利用展台在大屏幕上展出一棵高高大的苹果树,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并引出高高的大树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幼儿自己拿出小树长大的四幅小照片,自由观察并按序排放。孩子们此时兴趣盎然,都能认真观察图片,部分孩子能正确按序排放,并能简单说出理由。

第三个环节:我边放故事录音,边让幼儿看大屏幕,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理解小树长大的详细过程,紧接着我让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上台大胆讲一讲,小树长大的故事,但此环节存在问题有1、台上的幼儿讲时台下的幼儿在玩自己的小图片,孩子注意力已开始分散。

2、台上幼儿不敢在集体中大胆发言,这与小班幼儿交谈能力比较差有直接原因,因此出现教师在台上极力启发讲故事的幼儿,而台下幼儿不注意倾听。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而我在组织过程中一直让孩子手里拿着小图片,没有给孩子说的机会,形式单一,孩子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多给孩子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说,使他们的语言在实际运用中获得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4

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豆豆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豆豆(绿豆、红豆、蚕豆各十颗,用一次性杯子装)。

2、铅笔、纸板(人手一份,一面画有3条直线条,一面画有3条等长线段)。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个。

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豆豆王国的一些豆子要来我们班玩,看,豆子王国里来了哪些豆子?

师:豆子王国里有哪些豆子?我们来看一看。(蚕豆、绿豆、红豆)

师:小老鼠们太调皮了,把这些种子都弄乱了,请你们将这些种子进行分类排队。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师:看看纸板这一面有什么?(豆豆、标记、线)

师:小朋友们还是把三类种子依次排在线条上,每种种子拿十颗排在线条上。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向线上。三排完全排完了,不要收,然后也把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幼儿边操作、边感受、边记录,三类种子的差别。)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师:“绿豆有几颗啊?”(十颗),红豆有几颗?(十颗)那白豆呢?(也是十颗)。

它们都是十颗啊,那他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种子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

(幼儿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得出结论:相同的数量,豆豆颗粒大的,队伍长;豆豆颗粒小的,队伍短。)

(5)、教师小结:相同数量的豆豆,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度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观看投影仪,观察纸板。

师:现在我们来看板的另一面,板上有什么?

师:这三条线怎么样?(有一个点,就是说把豆豆从头排到点的这里。所以这三条线段是一样长的)你们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蚕豆,因为有蚕豆的标记)

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红豆、蚕豆)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师:如果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满,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向线上。三排完全排完了,不要收,你们数一数,绿豆、红豆、蚕豆三种种子每种有几颗?然后记录在后面的格子中。

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师:请你们将三类种子在三条线段上排满,看看他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并在线段后面的格子里记录该线段上的豆豆数量

4、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师:为什么相同线段上的豆豆,豆豆的颗粒不一样?(幼儿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得出结论:相同的队伍,豆豆颗粒大的,豆豆少;豆豆颗粒小的,颗粒多。)

5、教师小结:相同的豆豆队伍,颗粒越小,颗粒越多,颗粒越大,颗粒越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教师手拿海洋球和乒乓球。

师: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哪个排的队伍长?哪个队伍短?

师:同样长的队伍,哪个球多?哪个球少?

五、延伸活动

课间游戏:走钢丝。(以游戏的形式,老师和幼儿一起走钢丝,看我们走的脚步是不是一样多?老师的脚步少,幼儿的脚步多。)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对应画面的钓鱼的数量转换成数字。

2.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大盆。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钓鱼?

今天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进行钓鱼比赛好吗?

2.教师示范制作钓鱼道具

(1)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

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2)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

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也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二、游戏活动

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记录钓到的鱼。

三、数学活动

1.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

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

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

2.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3.在磁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

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

教师表达数学式,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

4.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四、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